人類在什么時候會思考人生意義。
一般有兩種情況,要么無聊的時候,要么是心情低落的時候。
無聊的時候大多數是生活的需求已經比較滿足了。
這個時候他們會開始來思考人生的意義。
所以古希臘的時候,當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比較充裕的地方,總是容易誕生大哲學家。
這種情況呢,和我們關系不太大。
屬于有錢,或者有閑的人才能干的。
比如有錢的大富翁或者有閑的大學生。
大學生的時間真心是多的不得了,可以說是時間上的富翁。
一般的有錢人也不說了,有錢可以花錢買時間,或者不為生活所迫。
自然這兩種人比較容易去思考這些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很多人很喜歡思考這類問題,完全是因為心情太低落了。
所以只能干這種低能耗的事情。
高能耗的事情由于心情低落,缺乏能量所以一般沒有精力去干。
一個很好的現實例子就是。
高緯度的地區容易出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
低緯度的人一般容易活在當下。
這個是地理決定論。
高緯度由于日照光線少,導致他們的能量稍微低一些,每天比較憂郁。
比如像俄羅斯那種地方,就很容易出現這種大作家、大藝術家、大思想家。
因為整天天氣都比較陰暗,人也不愿意出門,心情比較低,這才容易去做這些研究。
而且那邊自殺率比較高,比如北歐四國這一帶,的確跟溫度和日照有關。
而低緯度的地方,比如赤道周圍。
大家都是非常happy的。
跳草裙的跳草裙,生孩子的生孩子,聚會的聚會。
也是因為日照光線太好,他們吸收能量較高,情緒一般比較高漲。
自然也不會去搞這些思考和研究,每天開心都來不及呢。
我以前特別喜歡玩一款游戲叫《模擬人生》。
就是你可以操控一個人或者一家人,去模擬現實社會的真實生活。
他們有各種各樣的欲望需求。
但是當這個你控制的角色,心情非常低落的時候,他就無法受到操控了,你點擊某一個地方讓他往這走,他都不會聽你的。
因為心情太低落了,所以什么事都不想干。
為什么心情會不好呢?
就是因為他的某一種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或者遇到了一些困難。
比如社交需求、娛樂需求、衛生需求等。
當你滿足他的時候,你的欲望槽加滿了,你的心情就會隨著變的更好。
或者有一些東西阻礙了你實現欲望,解決掉就好了。
這個就跟我們現實生活中一樣一樣的。
我們心情好的時候,我們會去做各種各樣內心覺得有意思的事情。
該旅游就旅游,該戀愛就戀愛,該玩兒就玩兒,該做事業就做事業,該社交就去社交,該搞藝術就搞藝術,做什么事情都很開心。
也不太會去關心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因為在這個時候在你看來,人生根本不需要去建立一個意義。
你活著非常開心,活的非常快樂,干嘛還需要去建立一個意義呢?
你建立一個意義,無非是希望能夠給自己一個理由能夠更好的活下去。
為什么你需要建立一個理由。
那是因為你現在狀態已經非常低落了,無法很自然的好好生活,你不必須要找到一個東西,來推著你向前走。
你已經沒有動力去支撐你開心的生活了,所以你必須要找個意義來支撐。
也就是說,你心情非常不好的時候,才會去思考這些問題。
心情好,這些問題根本就不需要去思考。
貓黍也仔細回憶了一下曾經的經歷發現確實符合這個規律。
每當我生活非常不順,進入人生低落時期的時候。
就開始思考這些人生問題了。
當我活的非常開心的時候,無論事業或者人際關系都處理的非常好。
心中自然知道要干什么,根本不需求去操心未來怎樣,因為知道未來和當下都很開心。
為什么會心情不好呢?
還是那句話。
現實中,你遇到了一些困難,你想要去逃避,或者解決不了,不想面對等。
產生了這些問題。
一直壓在你的心里,所以你才會心情不好。
什么才是研究哲學問題最好的心理狀態,就是你本質很開心,由于好奇心驅動你去做這些事情,才是最好的。
而隨隨便便去思考人生意義,本質上就是一種毛病。
因為你經常就處于痛苦的狀態當中。
一個健康開心的人,他做什么事情都很自然,根本不需要去思考這些問題。
假如你是這樣的人,我建議先去處理心情問題吧。
要解決心情問題,就要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比如人際關系、學習、愛情、工作,事業,朋友,家庭等等。
問題解決掉了,你自然就會開心了,自然也就不會再去思考這些問題了。
至于這些問題,我說了,語言不知道答案。
有了語言才有了思考這些問題的現象,語言很多時候本身就是一種限制性障礙。
從語言當中你根本得不到答案。
不要相信它。
要相信你的心。
你的心知道意義是什么。
你的答案就在你心里,它知道,但你不敢面對,當你有勇氣面對并克服的時候。
你才會真正的快樂。
傾聽內心的聲音吧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