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時,我們會有一種錯覺,無論是實現還是內心。都會不自覺的靠近那些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希望他們身上的光芒可以照到我們。事實上,那些光芒不會粉飾我們,更不會讓我們顯得與眾不同,他們只屬于別人,和我們沒有任何關聯。
? 在一本書中,看到了一個故事。
? ? 作者的一次朋友聚會中,一位朋友帶來了一個侃侃而談的男人,言辭之間,他口中蹦出了很多名人的名字。他在稱呼他們的名字時,總是巧妙的把姓去掉,有時,他還喜歡直呼那些名人的小名,以表示自己和他們的關系相當親密。
? ? 這個男人無非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當然,有一些“飛蛾”也真的撲向了這團火。于是,這場聚會變成了一場會不想讓的秀。一些人不甘示弱,也紛紛進入對抗的狀態,拼命地從腦海中搜尋記憶,甚至開始背誦家譜,從祖上爺爺是朝廷命官開始談起……
? 感覺感觸很大,聚會中的這些人,他們把別人的光環寧生生的套在自己身上,想讓祖上的光芒庇佑至今。
? 真正有理想有內涵的人,最低調,且從不聲張,或者他們根本不必要用別人的光芒粉飾自我。當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時,會明白:任何擁有都不值得炫耀,那些別人的光芒,是借不來,拿不到的浮云。就像是和好友一起去爬山,我們站在山腳下望著那位已經爬到半山腰的好友,內心很是敬佩,我們指著還在往上攀登的朋友,對自己旁邊的人說:“看,那是我最好的朋友。瞧,他多么厲害!”我們總是會忽略,現在最重要的事,是邁開腿,閉上嘴,往上攀登。
? 我們總是分不清什么是屬于自己的,什么是自己應該放棄的。于是,我們帶著自己或他人的光環,一步一步走向未知,自以為這樣更安全,其實這把“保護傘”并不能遮風擋雨,更不會為自己贏得掌聲。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