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雅韻2020年2月6日
磁性的紅月:開啟紅月波(2月6日~2月18日)
生命課題:我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讓情緒流動以完成凈化
今天來到了一個全新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要持續十三天的時間,他就是紅月波符。同時從今天開始我們開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52天的循環,也就是四個十三天。而這52天的主體都是屬于清理凈化的主題,我們在歷法里邊稱其為:“魔法的綠色城堡”也就是這52天整個宇宙給到我們的能量都是支持我們去做深刻的凈化,所以今天來談論什么叫做清理凈化?
清理凈化她代表的圖騰是紅月,這個清理凈化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內在就是清理看見自己內在的恐懼,看見自己的情緒,外在呢就是我們環境的變化。所以在我們內心深處要去學會清理凈化自己,那么這個過程其實是伴隨我們人類一生的,都要不斷的去放下那些舊有的認知,舊有的思想,然后讓新的那個部分流進我們的生命大河里面來。
在這首先要給大家一個想像,就是我們做為人,每個人都有一個體叫做情緒體,這個情緒體就是你每一天的表情,每天所存在的狀態,沒有人是沒有情緒的,那么什么是沒情緒的呢?機器人,未來我們的人類可能會開發出跟人智力相當的機器人,假如這一天實現的話,你想一想區分人和機器人的一個標準是什么?機器人他的智力要比人高,因為他的大腦計算算的速度很快,為什么他會比人算的速度快呢?因為機器人沒情緒,而人呢有情緒。大家可以敞開你的想象力,假如說你面前有一個機器人,你天天跟他相處你會是什么感覺呢?那么可能我們每天都會有各種抱怨,各種喜怒哀樂,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機器人對什么事情都無動于衷。他的大腦里面被植入了一套完整的系統,這個系統就是一種執行系統,系統讓她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認為在他大腦里邊有他的邏輯,他只做他邏輯認為正確的事情。所以你看有時候機器人去殺戮,他就沒有什么反應,但人類就不行,人類有殺戮之后我們的心靈會受到很深刻的創傷,機器人因為他沒有情緒,因此這樣大家就能夠分辨出什么是情緒了。
我們現在的人出現的問題是我們雖然有情緒,但是我們沒有去認識到自己的情緒。我們以為這個好像是正常的所以你會看到每一天好多人都是在情緒里面活著的。比如說夫妻之間,天天在一起難免就會有吵架的時候,兩個人有時候是因為特別小的事情,就是一個生活習慣的問題去吵架,而且會吵得面紅耳赤,那么這個部分是什么呢?其實是因為情緒,兩個人為什么會吵那么厲害呢?是因為兩個人在情緒里面,其實是情緒在作怪。而我們真正說,什么叫做修煉你的心性呢?其實就是需要去覺察。第一步是一定要看見自己的情緒,當我們能夠不被情緒帶走,說明這個人他的智慧才能夠真正的被激發出來,他是穩定的。那如果說這個人說話做事總是被情緒帶走,那么這個情緒呢是我們身體的一種對事件的應激性反應,這個時候的我們就容易迷失方向,這需要大家來慢慢的感受。情緒也是我們身體一種精微的呈現。
那情緒分為幾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我們特別容易被激怒的這些事情。在生活中的,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會發生的情緒的起起伏伏。每一天情緒的起起伏伏是能夠顯示出來的。這個層面大家在今天可以去意識到,你只要認識了你的情緒,你才有可能真正的認識你自己。如果說你不認識情緒在生活中就變成了一個行尸走肉,就是我們所有的行為是被情緒牽動起來的。大家可以想一下,有的人就因為那么一點小事情開始大吵,然后最后吵到大動干戈,當他真正靜下心來的時候想一想,激發這件事情的是什么?其實就是一點口角的問題,所以我們有時候看見這個事情有點荒誕。記得有一次在菜市場里面,兩個人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好像是為了爭一個攤位吵了起來,結果把對方給砍死了,在我們圍觀者來看這個事情很荒誕,因為一個情緒就發生了這樣的結局。其實我們看這個事情表面上就是被這個情緒驅動的,當事人在關鍵時刻是失控的,情緒掌控了他們。
所以當情緒掌控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變成工具,情緒的工具。在比如有幾年比較火的這種傳銷,還有一些非法集資的等等這些,為什么人們會信呢?有人把大家聚集在一個地方,然后開始去激昂的去講,講這個東西有多么多么的好,多么多么掙錢,然后下面的人可能會有幾個托上來說自己在一個月或者三個月掙了多少錢,買了大房子買了車,然后下面的人馬上被煽動起來,這一煽動馬上就群情激昂,摩拳擦掌的就要去掙錢了。這是什么呢?其實這是一個人本心發出來的嗎?不是,是被外在的事件激發,然后我們在這個片刻被一種群情激昂的,那種積極的好像是點燃了內在的那種戰火只是被情緒所牽動。
那我們在古代也有,在打仗的時候為什么要鳴金擂鼓?就是那個鼓聲什么的很震耳欲聾呢?其實也是把一個人內在的情緒調動起來。所以在戰場上沖殺的那個人本身并不一定是他自己了,他是那個情緒,是那個情緒驅使他去做很多的事情。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也是這樣的。
比如說在親密關系里,夫妻雙方基本上都是互為影響的。假如說家里面有一方的震頻特別低,那種苦難型的,什么都是很苦難的,這個時候呢家里邊的其它人就會被她的情緒所帶動,就都會不自覺的有一種恐懼的情緒,或者說有一種壓抑的情緒,當一個人的情緒非常強的時候,家里面的其它人就會無意識的變成了她生命故事里的配角,陪她一起表演那個苦難的故事。那就是動不動可能就會給她發難,或者說做一些什么事情成就她的苦難的體驗。這些都是情緒引動,大家可以仔細的去感受,我今天給了大家不一樣的認知。你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在家庭關系里邊,彼此之間都會有自己的生命故事。
就象祥林嫂的故事是一樣的,祥林嫂每天每天在跟人討論她悲慘的故事。她的孩子是怎么死的,她的老公是怎么死的,她的身世多么悲慘,她在干嘛呢?她在跟別人共情,她無意識的希望通過這個來,去把別人也帶到她痛苦的體驗里面去,陪她玩這個痛苦的故事。當然,這個人物是被編出來的人物,但是我們現實生活中都是這樣。有的時候尤其是孩子們回去跟父母聊天,基本上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在他們的記憶深處都會經歷過我們建國的過程,經歷過的苦難就是戰爭,對戰爭是會有一定記憶,同時也對災荒會有一些記憶。所以他們會講他們那個時候苦難的記憶,這個時候很多孩子是不愿意聽的,為什么不愿意聽呢?就是因為父母在通過這個部分來跟孩子共情。一講起這個來父母內在的這個能量沒有被釋放,他們從小經歷苦難的情緒一直壓在心里邊,所以這個時候他在跟孩子講的時候就仿佛把孩子帶到他的那個苦難里面,所以往往孩子都不愛聽父母這么講,因為震頻不一樣,本來開開心心的,一開講就突然發現這個環境這個氣氛就發生了變化。
那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抱怨都有一個目的,就是你在抱怨的過程中,你在釋放著你的痛苦的情緒,然后讓對方能夠跟你一起共情,這一切都代表著我們的生活中天天有。我們每一天都會把這些情緒傳遞給好多人,這個過程就是被情緒掌控的過程。當一個人不斷的用一種痛苦的情緒來掌控對方的時候,對方就變成跟你一起兩個人一起痛苦。這就是我們很多人為什么生命老是這么苦呢?因為他自己就在痛苦的情緒里邊,然后他又吸引了好多跟他一起痛苦的人,就是受害者心態,所以就變成了輪回,而這個痛苦就是出不來,因為他覺察不到。
我們在說大一點,這段時間叫做疫情的爆發期,我們要知道任何事情他都有一個規律,剛開始的萌芽期到高峰期,然后在慢慢的去降下來,這個疫情也要有這個規律。現在爆發期,很多人會恐懼說每天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感染?其實是之前感染的人這段時間的爆發,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會被集體意識的情緒所掌控呢?你是不是也跟著有巨大的恐懼呢?如果你很恐懼的話,那個恐懼其實不是你,那是你被這個恐懼掌控了,尤其是在疫區中心的人。而這個恐懼是集體的恐懼,大家的恐懼,然后不由自主的我們就恐懼。本來你啥事都沒有,但是就是恐懼怎么辦?
首先允許它,看見這個恐懼,你看見了,意識了,接納了,敞開了,這個時候我們把集體意識的恐懼還給地球母親去轉化這一切,我們愿意放手讓這個恐懼隨意,讓它自動離開。第二個就是,大家要意識到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是沒有做自己的,我們是被情緒掌控的,所以你必須要看見這些情緒,知道當下你憤怒了,這個憤怒并不是真正的你的良知,而是情緒。當你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立馬你就覺得安靜了許多。其實當我們情緒高漲的時候,無論是興奮,恐懼還是悲傷,都不要在情緒里面去做決定。我們要等這個情緒平復之后在去做決定,你才能夠看見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