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什么
哲學家馬丁布博說:愛,是我和你的關系!
冰心老人說:愛,是光,是暖!
李雪老師說:愛是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無數愛的使者告訴我們:愛,是看見,看見你的真實存在!是看見你的感受并感受你的感受,是積極的回應和不帶評判的關注!愛,是接納,接納人性的丑和美,好和壞!愛,是放下預期目標全然的傾聽!愛,是允許我做最真實的自己!
愛,在哪里
羅近月說:當你看得見自己,愛才能看見你!
周梵說:當你開始愛自己,全世界都會來愛你!
我們只有向內看,才能看得見自己。我相信-我是光!我是愛!
犧牲與風險,在愛的字典里,我們的主觀意識似乎總是離不開犧牲二字,為愛人犧牲,為世界奉獻。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當母親為孩子犧牲一切后,孩子就會感到幸福快樂嗎?那些破裂的家庭告訴我,很多所謂的愛,僅僅是在披著奉獻一生的外衣,來掩蓋內心深處的占有欲和滿足感。
愛應該伴隨的字,不是“犧牲”和“奉獻”,而是無條件。真正做到無欲無求的愛孩子,呵護孩子,不溺愛孩子,但是也對孩子少一點要求、期許、抱怨與限制,每個孩子來到世界有獨特的使命,充分給予孩子發展的自由與空間。
愛孩子,就給他包容和自由。
孩子是來幫助父母療愈自己的,盡力而為,順其自然,然而我想要的,全都自然的發生了。
你以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什么都懂;你以為大人什么都懂,其實他們什么都不懂。
我的人生路,我會好好走。你的路,也請你自己去探索。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利。
當我遇見一個人,也就遇見了更好是自己。共同成長上完孩子,不驚不擾,共同前行。
孩子是獨立個體的存在,不是家長的負累與傀儡,尊重便是最好的相處方式。不要覺得孩子的想法是無稽之談,誰的童年沒有天馬行空過呢?誰的童年不是錯誤百出呢?有了想象力,智慧才會發芽。有了錯誤,心靈才會成長。給孩子相對自由的環境,讓樹苗在愛的澆灌下滋養。
最好的教育莫過于愛的教育,好老師,不如好父母。因為有愛,自己就會給自己安全感,你、不會攀附他人的枝葉,企圖通過他人的枝干開出自己的花。精神富足了,就會產生一個豐盈的靈魂,依傍著自己的心靈會正確看待物質問題。
當我遇見一個人,我不慌不忙,靜觀她的成長,反觀我的心靈,我們共同給予對方自由,在同一片天空下,跌跌撞撞,恣意生長。不需吼叫,不需限制,只需愛。愛,是如她所是,如我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