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貓叔分享,思考自己的踐行清單,之一 -給自己的時間定價。
雖然不能真的把每一分鐘換成真金白銀,但是起碼有了定價意識后,讓做事的自己開始意識到要把事兒做出價值來。
就算是在做一鍋烏冬面,要認真做到大家吃得起勁兒。就算是在清理后院的沙坑,要認真把所有玩具用手擦洗干凈擺放整齊晾干,讓孩子下次玩方便拿取,混在沙坑里的貝殼都撿出來沖洗單另擺放一堆,落葉撈出來扔掉。
當時,感覺挺有成就感。
后來,聽成甲的《小的進步靠努力,大的進步毀三觀》。他講到,反思不是進行總結如何讓事情做得更好,而是問自己這件事情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這是一種打碎重建固有思考模式的思考能力。
用到自己生活中以后,
呃~
我想想……
家務如果是讓別人來做我是不是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因為做家務產生的價值不大(大嗎?)這點兒我們都有自己的思考。
但是讓別人來做就意味著要花錢,換句話說就是花錢買時間。說到這里,如果你是有錢人,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可以行動花錢請人了。請阿姨來做飯,鐘點工來打掃衛生,沒毛病。
那像我這樣沒錢的怎么辦?
為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增值。
怎么做呢?
可不可以通過綁定另一件要做的事情呢?比如,與孩子互動?
和孩子一起打掃沙坑,一邊聊天,完成陪伴,完成打掃。也許當中還有什么新收獲也不一定。
工作靠高效極致,人生全靠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