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看過小說,但是知道作者是安妮寶貝,現在是慶山。也沒有看過她的很多書,但是看過一本,《得未曾有》。
看過《得未曾有》之后,對作者生了興趣。書里沒有什么驚濤駭浪般的人物,也沒有什么驚世駭俗的故事,就是幾個生活中的人,可能是大眾眼中邊緣化的,但是又不完全邊緣的人。只是一種存在,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活,沒有對抗,一切自然,得也未曾有。
作者安妮寶貝,現為慶山,原名勵婕,曾經是銀行職員。
影片開頭說,七月活成了安生的影子,安生活成了七月的影子。電影結尾說,七月想,安生一定會過上自己的幸福生活。看完以后,私以為原來這不是愛情片,也不是友情片,七月與安生都是作者自己,她們是一個人。
同一個人,被兩個人同時演繹著,也是一個人的彷徨,掙扎,糾纏。最后,七月死了,留下了安生,我想作者也許想說,一生為安。
小時候七月與安生第一次見面,因為軍訓時一只松鼠。安生拉著七月的手,要去砸了學校的電鈴,最后是七月按下安生的手砸的。原來七月不是表面上那樣乖巧,骨子里她就是安生。七月對安生說,我們都太裝了,可是你不夠聰明,你太笨了,總是虛張聲勢的,一眼就可以看出你在裝。
七月成績好,是爸爸媽媽眼中的乖孩子,學校的好學生。安生成績差,不讓媽媽回家,沒有爸爸。
七月上最好的高中,交了帥氣的男朋友蘇家明,考上好大學,只等畢業了和男朋友結婚,在小城安居,媽媽說這是一種容易的生活。安生讀了職業學校,一個人做好幾份工,四處流浪。
七月大學畢業進了銀行工作。
安生走了。男朋友去了北京。七月說,當初我沒有留住安生,現在也留不住家明。安生走的時候,她恨自己,恨自己沒有像愛自己一樣愛安生,也許那時的她,還不知道自己內心對安生的渴望,但是又害怕穩定的消失。
當家明走了以后,她一個人在雨水中回憶起了在暮色的樹林里,她和安生歡快的腳步。
當家明最后回來要和七月結婚,七月對家明說,你走吧,只有你走了,我才能走的順理成章,我不想和一個沒有足夠愛我的人在一起。骨子里,七月是在不斷地沖破樊籠,這次,她有了勇氣,便借由家明為自己找到了離開的借口。她對媽媽說,你們要我過的生活,現在都沒有了,對不起。媽媽說,我以為我們想你過的生活是容易的,其實,女孩子,沒有哪一種生活是容易的。七月這次真的走了。
安生寫了小說《七月與安生》。小說里,離開小城安穩生活的七月,過著安生曾經的生活,她去的第一個地方便是安生曾經住過的旅館。她四處流浪,滑雪,在游輪上觀望大海。但,這只是安生寫的小說。家明說,小說都是假的,七月到底在哪里?
只有安生知道,七月已經死了。她生下孩子,便死了。孩子最后留下來,安生是媽媽。
我想七月只能死,因為七月與安生是同一個人。只有七月死了,安生才會活下來,因為安生是作者自己。做了安生,作者便成了自己,再不糾結,再不動蕩,安心的成為自己,無論最后是過安穩的生活,還是流浪的生活,一生都為安。
但是電影終歸是錯亂的,友情錯亂,愛情錯亂,也許最終想表達的也錯亂了。何妨,我只是看到了自己以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