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喜愛的明星,一顰一笑,從頭到腳,都讓我們艷羨并試著模仿。但是,明星的圈子和場合還是太過遙遠。那么,生活中有沒有那么一個人,她的衣著服飾搭配總是讓你欣賞?我有。
她是一個個子嬌小的女生,和我同歲。我們都有一個男寶,年齡相差半年。
自相識起,一路走來,她給我的感覺,每次見面我都覺得好看、舒服、和諧,或者驚艷。
我們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生了寶寶,去上德語課,這是一種婦女德語班。班上7個學生左右,都是女性,圍成一圈,老師講德語,老師也是女性。每周兩次,每次一個主題,大家聊天,間或學點語法。有孩子的,可以把孩子放到隔壁育兒室,有培訓上崗的保姆看孩子。媽媽在這邊學習,寶寶哭了、餓了,保姆看不過來了,媽媽可以過去安撫或喂奶。這是一個外管局資助項目,費用不高,適合在德國的外國媽媽學德語。
在德語班上,我們認識了。
后來不知不覺的熟絡起來。后來她搬到我家附近,寶寶大了上幼兒園,正好我們倆娃在一起。有時接送能遇到,就聊幾句。后來又有一個德語班,是國際文化中心舉辦的。一位重點中學退休的德語老先生授課,一周一次。我們又一起上課,又能常見了。
她是上海人。藝術專業(yè)。后來留學德國。畢業(yè)后結婚生子,做起了全職媽媽。
讓我情不自禁的梳理一下留在我腦海里的美吧:
1、發(fā)型妝容
她一開始是烏黑的長發(fā),劉海斜著,很美。有時,編一個辮子,側到一邊,垂下,也很美。
后來回國一次,回來頭發(fā)就變卷了,發(fā)梢卷起內彎,叫做梨花燙或者陶瓷燙。我專門問過,但是我在國內就沒有做成她那樣的效果。
后來回國,回來她的長卷發(fā)變成了中長發(fā),波波頭,還是很美。
后來回國,回來又變成齊耳短發(fā),溫婉減齡,民國女青年的既視感。隨著頭發(fā)變長,她在后邊編一綹夾一下,好像韓國公主頭。
后來又回國,回來后變成更短發(fā),居然還是很美。
嚴格的講,這位朋友五官、額頭都不是多么出眾,但是發(fā)型和淡淡的妝容放到一起,很精致很和諧。
2、服飾搭配
可以不夸張的說,她的衣服沒有一件不漂亮,她的搭配沒有一身不精致。
耳飾項鏈很美,鞋也很美。
隨便舉幾身:
襯衫、短褲、短靴。襯衫的款式,短褲的質地、顏色,短靴的款式、顏色,外加項鏈和耳飾。
白色荷葉下擺上衣,黑色短裙,短發(fā)韓國公主頭,珍珠耳釘,黑色鏈包。
粉紅色寬松雪紡長上衣,一條細細的腰帶,短褲,船鞋,一條金色長項鏈。
前后大V領灰色T恤,長裙,黑色皮質雙肩包。
咖色弧形開衫,黑色毛衣,黑色長褲。
沒有圖片,恕不能更細描寫。
3、家里溫馨
我去她家做客過一次。房屋不大,但是整體色彩搭配和每個區(qū)域的劃分都是那么溫馨、和諧、實用。她說,家里面積不大,為了盡可能顯得寬敞,全部家具一律選擇白色。東西多,家具多是具有收納功能的。
落地臺燈的大大燈罩上掛著她的一些舊項鏈。抽屜式寶寶衣柜拉手那別著胸針或者耳釘。她說,舊了,就放在這里了。我看著別有一番韻味。
窗臺散落著一朵一朵的的干花。這是每周的插花,干了之后,剪下來,堆放在窗臺??粗苊溃€可以閑暇時做素描的背景。
墻上掛著她的作品,一幅幅水彩畫。臥室,客廳,寶寶房,恰到好處的契合主題的掛著。
她說話也柔聲細語,朋友圈的圖片,從構架到色彩搭配,也都很和諧。
有一個問題,你先生更愛你還是更愛寶寶。她微笑的說,當然我排第一啦。
她說,媽媽穿衣不講究。但是給她自由,她從小就喜歡琢磨打扮和搭配。
見到她,我不由的感嘆:愛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珍惜。
再感嘆:萬事就怕認真二字。每個細節(jié)精致,就會整體提升一大塊了。
親愛的,你從心而發(fā),愛上自己,愛上生活了嗎?
后記,當時文章寫于2016年,2019年到了,她已經再次當媽媽了,二寶是個眼睛大大標致可愛的小公主,如今快1歲了。
2018年人生第一次在德國看房,就看上了,于是訂了房子,隨后就意外懷孕了。她笑著說:寶寶挺會挑時間選地點啊。
由于是計劃外的事情,之前她答應老師做了很多畫,有水粉,有彩鉛,以布料服飾為主題。
這個主題也是她細心琢磨出來的,她說,有那么多水平很高的畫家,但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一生作畫,代表作寥寥。她喜歡服飾搭配,發(fā)現布料、真絲、中國傳統(tǒng)服飾這類主題畫的很少。于是她就畫了。不是簡單的放在平面上,而是掛到樹枝上,或者搭在桌椅上,有一種自然的柔美感。
二寶出生之后,陸續(xù)舉辦畫展。
真是令人羨慕和祝福啊。有兒有女,有車有房,有定位有方向。
再說說她的新居吧,有庭院有草地有樹有閣樓。房間內一如既往的溫馨舒適宜居,白色灰色粉色為主。靜靜的北城,周圍是安靜的田園風光,大寶的小學離家也很近。
現在我們雖然住的遠了,但是曾經在一起常見面時,她的溫柔、沉靜、堅定,以及在低谷時對我的陪伴,或許是無意碰上,都讓愣頭愣腦看似大大咧咧其實害羞被動的我,每每想起,就眼眶濕潤,心底觸動。
這就是無聲的溫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