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著飯呢,我問兒子:昨天早上那么早(6:40)就去上學,學校開門了嗎?
兒子忙著吃飯,沒有答我。姥爺搶答:怎么沒人?學校早就開門了。
我問他:早早去學校好玩嗎?要不以后早點兒送你去學校。反正你早早就準備好了,在家也是玩。
兒子說:我才不呢。早早去,他們欺負我!
我的心一緊,面上還要保持住淡定:誰啊?怎么欺負你了?
兒子說了一個名字:他打我的頭,還揪我頭發(fā)。
我故意問:那他比你還高啊?居然還能揪住你頭發(fā)。
兒子說:不是呀。他把我的臉按在桌上,打我頭揪我頭發(fā)。
我問兒子:那你怎么辦啊?
兒子說:不怎么辦。我反抗不了啊。
我:哦。那你需要媽媽的幫助嗎?
兒子:不用了。
我:那好吧,需要媽媽幫助的時候,你要告訴媽媽哦。
兒子:我告訴媽媽,媽媽打算做什么?
我:我可以幫你找他的家長啊,或者找老師。
兒子:找老師沒用。我都告訴老師了,也還是那樣。
我:那我找他家長,讓家長揍他。
兒子:那還是不用了吧。
我:好。我們先吃飯吧。
后來,慢慢和兒子聊天,就發(fā)現,其實不是一個孩子曾經欺負過他,手段也很多樣。除了這種,直接上手打的,還有脫褲子摸胸的,還有把他的書和文具扔到垃圾桶的。他也曾經告訴過老師,但是在老師的調解下,同學道歉之后,行為照舊。
聽到兒子平靜的講述,其實我的內心是非常崩潰的。我捧在手心的孩子,原來在遭受這樣的待遇!
但是兒子對此并沒有太多的感慨,他的內心很清楚,這些同學的行為不是正常的調皮的范圍,而是欺凌,這些同學也已經被他列入拒絕交往的對象。他也嘗試了他能想到的解決辦法,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解決的,或者怎樣去調適自己的內心,但是他認為,在這件事情上,他不需要我的幫助。
我只有忍住內心的酸楚,抱抱他,告訴他,需要我的時候,我一直都在。
從理智上講,我知道,校園欺凌是一個不可能消除的現象,除非兒子奮起反抗并達到讓他們再也不敢欺負他,或者他優(yōu)異到足夠學校做出異常的反應,否則這種情況是不可能改變的。
但是,現在來看,要做到這兩條,非常非常難。
而在這種現狀下,不論我采取哪種措施,都不可能讓兒子的狀況得到改善。
于是,只好安慰自己,這是每一個男孩子的必經的成長之路。那么多的人,都曾經遭遇過這種現象,但是一樣都可以成長為優(yōu)秀的人。路上的坎兒,只有他自己能邁過去。
就像老師一直強調的,心理咨詢是有“求”才有“幫”,否則你所謂的關心所謂的建議都是徒勞。
目前來看,至少兒子是能做到面對這種現狀,并沒有困擾到他。他的學習成績依然保持得不錯,他也依舊是一個積極向上樂觀的孩子。
也許,在他心里,那些人,只是他成長之路上的一些小角色,并不值得他去費力氣對待。
也許,雖然他的心智發(fā)育的比較慢,看起來并不如那些小大人一樣的孩子討人喜歡,但他實際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很高的。
想過太多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也無法驗證,只能用來緩解我的焦慮與憤怒。
晚上的時候,兒子問我:此刻,你覺得是在天堂,還是在地獄,還是在人間?
我答:天堂。
兒子問:為什么?
?我說:因為有你。
兒子笑了,本來緊繃的臉瞬間舒展:媽媽,我覺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