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建立對于后續版本的迭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選取了荔枝FM為例。通過練習整理需求來鍛煉產品感。
體驗版本:v4.1.3
體驗機型:iPhone7
體驗時間:2017.12.18-2017.12.23
2016年底荔枝FM開始瞄準直播,開創式的推出語音直播社區,目前的定位也轉變成“李易峰代言,聽語音直播”。接近快一年的轉型,勢必會存在兩方不同的聲音。瀏覽了荔枝FM在app store里面2017.1.1-2017.12.18將近一年時間的用戶的低分評論反饋。從中篩選了40條具有有效內容描述的用戶反饋。(如下圖)
不難看出,iOS 端荔枝FM的bug的出現率和復現率還是很高的,主要集中在注冊、登錄、驗證碼部分,從而造成了一部分用戶的流失;另外一部分是隨著產品定位、功能和布局的更改,造成了用戶的不適應或者重新去適應新的功能板塊;也有一小部分是基礎功能設置的不合理或者不能適應更多的用戶場景。根據整理的40條用戶評論,進行了歸類和提取,大致將用戶的反饋分為六類:(用戶數)
1.更新異常(4)
2.功能設置(17)
3.定位更改(4)
4.應用bug(13)
5.客戶端終端設置(1)
6.登陸設定(1)
產品定位的更改更多是取決于公司的戰略決策,更新的異常和應用bug涉及的基本是技術方面,緊急的bug是需要及時修復的,可不納入需求池。選擇了用戶反饋比較集中的功能設置中的反饋,進行需求的優先級和需求池的建立。
根據整理得出10條需求,并進行了歸類處理,如下圖:
*附注:以??代表緊急程度級別
從“用戶量和頻率”,“開發難度和效果”兩個四象限分析法,具體闡述原因,以論證判斷。
需求1:留言的評論只能在詳情里面查看,不方便及時反饋
需求的用戶量高:
首先荔枝FM是語音直播社區,強互動、評論的場景大概有三處:1.給主播評論;? 2.給好友評論;? 3.給陌生人評論,所涉及的用戶和人群是比較大的。
頻率(用戶的急切程度)低:
1.進行需求40條需求整理統計時,只發現一位用戶提出相關的評論。
2.對于整個app的功能來看,用戶主要是進行聽語音直播、錄播、交友等進行互動,快銷式的互動模式來說留言評論是個重要級別較高的功能,但是對于記錄留言卻沒有那么高,用戶對于去記錄評論相比主功能來說是較低的。
開發難度較低:
1.荔枝FM在個人頁面有個消息的功能,可以實時看到收到和發出消息記錄。此需求的功能和這個差不多,所以看不難實現。
效果一般(需求實現后的會帶來的效果)
1.可能會增加荔枝FM app的緩存,加大app的體量,影響用戶使用的速度。
2.混淆收到的消息的功能,某些部分信息會互相混淆。
綜合:????
需求2:錄播尋找專輯有難度,分類不明確,不能批量下載專輯內容
需求的用戶量高:
荔枝FM在2016年底前,打造人人是播客,主要強推的就是錄播功能。從2013年到現在荔枝FM已經依靠此功能吸引和留住了大批量的用戶。
頻率高:
1.依靠錄播發展起來的荔枝,留住了大批量忠實的用戶人群,在2016年底更改主戰場后,錄播依然在占據主要的功能模塊。因此,在用戶量大的同時也帶來了使用頻率高。
2.對于下載后再去聽的用戶,在收集的用戶評論中出現的次數是比較多的。
開發難度較低:
1.這個需求主要開發的是分類、搜索和批量下載這三個功能,此功能在市面上很多app中都有,屬于基礎的功能。因此開發難度還是較低的。
效果較好:
1.該功能模塊中主要分為兩塊最近更新+推薦錄播節目,內容也比較多,相關模塊的劃分也比較少,基本上都是內容,需要有比較好的內容展示和分類幫助用戶,去發掘更多想看的和關注的。
2.對于下載后聽的用戶,能夠方便集中去聽內容和積累內容。
總結:??????????
需求3:? 1.下載內容層級變深;? ?2.下載內容排序混亂;? 3.下載頁面加搜索框;? 4.緩存沒法查看進度
用戶量較高:
1.此需求是關于下載功能的層級、排序、搜索、下載過程的展示。此功能存在于二級頁面中,相比一級頁面來說用戶量顯然沒有那么多。
2.加上用戶在使用軟件聽直播錄播的時候,可以選擇在線和下載兩種方式去實現,用戶量也會根據用戶的習慣進行分發,因此,用戶量是較高。
用戶頻率中:
1.用戶的需求程度也不會太高,下載去聽內容不是實現聽內容的必須方式。
開發難度較低:
此功能也屬于開發常見的功能。
效果較好:
1.解決了一部分用戶(喜歡下載后聽的)對于內容的管理問題,有較好的聽覺體驗。
總結:????
需求4:刪除增加操作步驟
暫理解為根據戰略的調整,功能點也相應做了調整。
需求5:關注頁面沒必要展示太多的個人內容信息
用戶量較高:
關注頁面僅次于直播和聲音板塊,也是一級頁面,用戶量相比較高。
頻率較高:
使用的頻率還是較高的,尤其是2017年戰略轉向直播強社區。
開發難度低:
更多還是還是對用戶發表信息的整理,前期確定好相關尺寸和信息展示,后期開發是很快的。
效果較好:
1.對于快速消耗的信息,能夠一屏展示更多的內容,用戶能接受更多的信息,提升曝光率。激勵用戶產生更多的內容。
2.可能有利于引導用戶產出簡潔明了的內容輸出,瀏覽時也能快速了解信息,避免繁冗。
總結:??????
需求6:主播個人頁面不清晰明了2.主播和好友混在一起
通過體驗荔枝FM app覺得主播頁面的信息布局和層級還算比較清楚的,暫不重點論述主播個人頁面。主播和好友混合對于關注量多的人來說,確實難以尋找和梳理。 1.用戶取名字千變萬化,難以記住和消化大批量的人群名字和頭像; 2.關注的用戶和主播在名字和頭像方面并沒有什么差異,不利于激勵主播的優越感和主播名氣的打造。
用戶量大較大:
基本對于用戶來說都會涉及這個功能,強直播交友社區屬性以后用戶有了更多的社交,主播粉絲效應明顯比以前強,用戶量明顯增大。
頻率較大:
粉絲模式和交友社區的打造,讓用戶與主播、好友、陌生人的互動明顯增加,需求的頻次也增大。
開發難度較低:
簡單的分類記錄,開發難度較低。
效果較好:
1.便于用戶更清晰的分類管理自己的好友和主播。
2.有利于打造粉絲經濟,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
總結:????????
需求7:強社交遭反感比重大
公司戰略業務的調整,不能算作一條真需求,不能加入需求池。
需求8:沒有發布的內容在草稿箱不能轉發
1.沒有發布的內容不能算作一條真正有價值的內容輸出,因此不會在這條內容上去設定和開放更多的功能。
需求9:交友功能沒有隱私,可以跟蹤別人
這是一條偽需求,荔枝FM app中關于交友? 1.通過聲音加好友;? 2.通過發布的內容加好友;? 3.直播板塊中加好友。其中可以追蹤好友的資料、動態、聲音。這些都是通過好友自己設置的可以對外公開的內容,沒有太私密的東西。
需求10:1.更新動態可自己見2.編輯照片墻的操作可長按調換順序
這條期望型需求屬于小眾需求,普適性弱,個人特征性強。暫不納入需求池。
小結:
最后,根據優先級整理了需求,得出產品的需求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過瀏覽大量的用戶評價,發現對于荔枝FM定位的更改,有很大一部分是處反對和反感態度的。覺得荔枝FM為了蹭熱度,追趕直播強流量的潮流,反而忘了自家產品的根本特征是電臺。雖然荔枝FM標榜打造UGC為自己流量的主戰場,但是沒有更好的引導用戶去產生優質的內容,這樣下去并不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