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行走在愛與恨之間》是2014年出版的,白巖松寫的一本書。
? ? ? ?起初,因為讀了他的《痛并快樂著》和《白說》,覺得非常動人,所以就去找他寫的別的書來看。以為這本書也和前兩本差不多的內容,翻開才發現,這是一本“巖松看日本”的專題。“巖松看日本”系列節目錄制于2007年,距離現在已經有10年之久了!不過很多內容現在看來,依舊很有借鑒意義。
? ? ? ?我第一次出國境就是去日本。那是我高中時候參加日本友好學校的交流計劃,去了一周,全程都在東京,還在日本學生家住了兩晚。1997年,作為一個剛成為高中生的我,當時對日本充滿了新奇感。初高中時,《灌籃高手》的動畫片正風靡一時,吸引了少年們的心。那時候的中國還沒有高鐵,而日本已經有了新干線。那時候的我還沒有去過北京,沒有看到最繁華的中國,東京在我看起來很現代很繁華。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有以下幾點:一是干凈,東京的街道非常干凈。二是新干線非常快捷,坐新干線的日本人很安靜。三是日本的家庭大多有兩個孩子,不像我們都是獨生子女。之后,卻再也沒有去過日本。
? ? ? ?我初中時的音樂老師非常痛恨日本和日本人,當時的學校有日本交流學生來活動時,老師直接在課堂上教我們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作為一個南京人,30萬同胞在南京被屠殺,至今我都不太敢去大屠殺紀念館。
? ? ?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在地緣上不管愿不愿意,也只能做鄰居。
? ? ? ?白巖松的這本看日本的書,記錄的節目錄制時間距離現在已經有10年之久,但是觀念上,至今看來依然十分可取。
? ? ? ?不管中國現在是不是已經成為強國,是不是已經成為世界大國,都可以在這個鄰居身上學到東西。
? ? ? ?日本對中國的態度很復雜,不管是官方抑或是民間,中國對日本也同樣如此。政治上,哪怕是對二戰的看法,日本是否承認自己的罪行,是否對他國人民心懷愧疚,在日本國內也是非常多元化的態度。從靖國神社,到和平博物館,再到神風特工隊,有拒不認錯的,有悲天憫人的,有站在軍隊立場的,也有站在民眾立場的。白巖松和他的團隊,盡量以客觀不帶感情的視角去拍攝、去看待,給中國的觀眾看到日本的多元化態度。包括中國勞工案,法院判中國原告敗訴,民間卻又有日本律師為了中國原告奔忙不已。
? ? ? ?作為一個中國人,當然希望自己的祖國強大,能夠遠遠超越這個不怎么討喜的鄰居。同時,客觀來說,在全球貿易的今天,大家彼此的經濟往來無法中斷也不可忽視。我們用什么來超越它?或者,用什么來自強?仇恨不能解決問題,恐怕和平共處、看到別人的優點并學過來,才能真正有益于我們的發展。唯愿祖國強盛。
#7427-燕子-lisa_asil#橙子學院碼字島第6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