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的參考性很強,尤其當我們恰好遇到所提到的情況,在對如何應對加以思考時,此書的方法是很好的向導。僅以此篇,作為《好好說話》的要點整理。
引言摘句:
一直以來,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又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
說話體系——“五維話術體系”: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
說話是權利的游戲。
演講:權利的形成(吸引、聚焦與引導)偏重“表現”
溝通:權利的流動(避免沖撞與協調轉向) 偏重“理解”
說服:權利在對方(無權的一方要改變有權的一方)
談判:權利在雙方(雙方要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偏重“協調”
辯論:權利在他方(雙方無權決定勝負,通常由中立第三方裁決) 偏重“捍衛”
說話術是全息的,即它們是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其中,溝通是話術之本,也是我們評價一個人會不會說話的最核心內涵。
溝通
一、工具性溝通
1.及時有效地傳達信息
(1)為自己贏得表達的時間
誤區:沒時間?說快點!
訣竅:(買時間策略)制造意外,引發好奇,回應主題。
適用場合:只能用于對方不給你時間,而非情勢不給你時間的情況。夠膽買時間,就得有底氣用好買來的時間。
常用句型:
“請給我一分鐘好嗎?保證不耽誤你時間。”
”關于這件事,如果您不給我時間解釋,那就是逼著我說謊話了。“
”這事很復雜,你想知道詳情嗎?“
(2)傳遞壞消息的分寸與技巧
誤區:怕被罵,所以言行失當。如:因為要表現出感同身受,反而讓自己受牽連,成為被指責的對象;混淆”善意“和”愧疚“這兩種情緒,表達善意時混雜愧疚容易被誤會;除了安慰,還出謀劃策,試圖幫對方解決整個問題,引火上身。
訣竅:專業,展示出中立姿態,不過分親熱,又不過分冷漠;善意,強調”同理心“,與愧疚區別;陪伴,陪伴但不主動安慰。
適用情況:壞事并非由你造成,你只是消息的傳遞者。
常用句型:
”我來說明一下,事情是這樣的......“
”我很遺憾,情況并不樂觀......“
"有任何疑問你都可以問我,我會告訴你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
2.迅速真誠地營造關系
(1)破解初次見面的尷尬
誤區:沒話題?聊隱私
訣竅:聊名字(陌生人相遇一開口都是請教姓名,繼續問可表現出對對方的興趣)
適用情況:針對萍水相逢、未打算深交的陌生人之間,用于填補社交空白時用的。
常用句型:
”你這名字很少見,別人應該一聽就很難忘吧?老師點名的時候是不是總逃不掉?“
”您父母應該很有文化,才會取這樣的一個寓意深長的名字。“
”哈哈,您這個名字,是不是常被人讀錯?“
(2)聊八卦拉近距離
誤區:聊天,完全不能涉及私生活。
訣竅:不給對方施加壓力。(注意:不要索取信息,而是分享態度;拋磚引玉,以自我揭短的方式向對方拋出話題;把問題拋給在場所有人,而不是特意面向某個人)
使用注意:自我揭短不是說謊話,也不是抱怨。
常用句型:
“唉,我現在覺得找工作好像還是找自己有興趣的最重要,你覺得呢?”
“你喜歡目前的工作嗎?”
3.委婉禮貌地拒絕對方
誤區:借錢?借多少?
訣竅:別關心金額,先關心原因
使用注意:涉及人際觀和金錢觀問題,僅作為參考,不同對話目標有所區別。
二、沖突時不要尋求結論與解答
1.人際沖突以預防為主
誤區:意識不到“兩個版本”的存在。即沖突時,雙方都有各自版本的理,但人容易只想到自己的理。
訣竅:感受的預防針。即在表達不滿之前,預先做類似的說明:我接下來講的僅僅是我的感受而已。(暗示著可能我講的不是客觀事實)
使用注意:感受的預防針是為了不讓對方過度防衛而引起不必要的反彈,而不是隱藏自己的感受。
常用句型:
“抱歉,這或許不是事實,但我難免會有這種感覺……”
“你知道我這個人其實有點作(敏感或易受傷),不過我確實感覺到……”
2.怎樣說話不得罪人
誤區:我又沒說啥,你干嘛生氣?
三種暗示使人感覺不舒服:
想表示關心,在別人聽起來卻是指手畫腳;想表示安慰,在別人聽起來反而是漠不關心;想表示委婉禮貌,在別人聽起來卻是暗藏心機。
訣竅:焦點放在“人”身上
使用說明:“好口才”其實都是來自“好用心”。
常用例句:
“你這樣做讓我……”
“我認為你做的真好,只不過這件事情……”
“你好,我有件事想找你幫忙,事情是這樣的……打擾了!”
三.承認自身情緒,引導他人情緒
1.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
誤區:有情緒?我否認!
訣竅:(1)情緒的反應要可預測,像綠燈、黃燈、紅燈一樣循序漸進,即察覺情緒、小幅釋放、提前預告;(2)要勇于坦白說出自己的需要。
使用注意:情緒溝通需要慢慢建立信任度,若你每次說出“我想發泄一下”后,大家只要配合,就能恢復正常,并對朋友之前的包容表示感激,久而久之,旁人就會相信你是個雖有情緒,但卻能自控的人。
常用句型:
“這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再這樣我可要生氣啦。”
“我不開心,我需要聽你說一些好話!”
“我現在正在氣頭上,不想聽什么大道理,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等我氣消了再說!”
2.妥善應對別人的情緒
(1)怎樣面對他人的暴怒
誤區:不會合理引導別人。
如:掙扎,即被噴的時候解釋和反駁;閉嘴,即一言不發會顯得笨拙,并被理解為無言的抗議;? ? “你先冷靜一下”,這等于在說人家的發言都是在情緒不穩定時說的。
訣竅:隔離、同理與攔截。 隔離:給自己做心理隔離就是自己跟自己進行理性對話,用理性處理負面情緒。 同理:憤怒往往來自無助與無奈,所以要讓對方知道我們看到并理解他的情緒,關鍵是讓他多一個隊友、少一個對手。 攔截:若對方仍然不依不饒,甚至說出傷人至深的話,必須攔截對方的人身攻擊。先是清晰地用身體語言傳遞出不快,然后講出自己的意見,并且沒有透露出任何你為什么不同意的原因,最后用無可挑剔的態度把對話導向話題的重點,從而避免對罵的可能,表現出自己的專業性。
使用注意:面對他人情緒宣泄時,自己的態度很重要,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語氣態度,不可讓人產生誤會。
常用句型:
“我很理解您,換做任何一個人恐怕都會生氣。”
“我有不同意見(或:我覺得你不應該這么說,不過這不是重點)”
(2)螞蟻搬大象式的道歉
誤區:這事和我沒關系。 兩條紅線不能踩: 一是試圖淡化,說事情的結果并沒有那么糟;二是試圖撇清,說自己要負的責任并沒有那么大。
訣竅:螞蟻搬大象。就是在道歉的時候,盡可能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這時候要指責你的人,很難繼續再落井下石,甚至可能反過頭勸你幾句。
適用范圍:適用于日常生活中比較模糊的責任地帶,且是為了平息對方怒火才用的。
常用句型:
“這件事完全是我的錯,我是……我應該……”
“都怪我,都怪我,我有責任……但我沒做到。”
四.通過自我溝通把弱點當成鎧甲
1.用自嘲與自謙進行自我保護
誤區:掩蓋弱點而非正視它
訣竅:主動暴露弱點會讓你戰無不勝:通過自嘲讓敵人無攻擊之門;通過自謙取得他人的信任
使用注意:自嘲的弱點應該是對方已經知曉且可能會被攻擊的弱點,不必將自身弱點全盤托出;爭取他人信任時,應多暴露無關緊要的弱點。
常用句型:
“我在這方面確實不行,以后還請您多多指教。”
2.掌握幽默的正確法門
誤區:將講笑話等同于幽默感。
訣竅:營造氛圍,避免誤傷。 內容上,錯位反差是關鍵。刻意制造不協調,把各種可能的維度都反著說。語氣上,避免先笑破梗。? 角度上,避免誤傷很重要。
使用注意:對于幽默感,心態要放松,無論自嘲還是開玩笑別有過多的心理負擔。
說服
一、用選擇權啟發對方。
1.用提問引導對方思路
誤區:動不動就說教。誰都不喜歡被否定,為自己辯護是人類的天性。
訣竅:反向提問。如,引導對方從“為什么我不能”轉變為“為什么我想要”。
使用說明:說服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改變,只要對方的想法從很討厭到沒那么討厭,甚至在思考“你說的也有一定回道理”的時候,說服就已經開始成功了。
常用句型:
“你曾經有一點想要那么做嗎?”
“咦,你居然會想過要這么做,我很好奇,原因是什么?”
2.有策略地請人幫忙
情景:我有困難,該怎么開口。
訣竅:要以對方為出發點。自己的訴求要具體;要擴大對方的善意;要讓對方有選擇。
3.朋友犯渾怎么勸
誤區:不該理性時,偏要講理性。
忌:追問原因;獨善其身,秉持理性;拼命攔阻
訣竅:疏導式勸阻技巧。 不要問“為什么”,而要問“怎么了”; 引導情緒宣泄,你要比朋友更狠; 與其一味阻攔,不如把計劃落到實處。
使用注意:朋友干蠢事,攔一下是我們的義務,好好說話不是做好好先生,任何技巧都是為原則服務的。
常用句型:
“這到底怎么了?是誰得罪了我家哥哥(姐姐、妹妹)?”
“#%&!……&*”
“去!當然要去!來來來。讓我們好好合計合計……”
二、訴諸需求觸及對方痛點
1.如何說通年紀大、地位高的人
誤區:試圖輸出價值觀
訣竅:用對方的視角看問題。找到長輩能聽進去的理由;找到對方感同身受的痛點;給對方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
使用注意:和長輩不是說不通道理,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一通道理。
常用句型:
“您總教我……很重要,可在這件事情上……”
“您是不太清楚,其實我也是沒有辦法……”
2.如何催促拖延癥老板
誤區:扮可憐,求老板。
訣竅:減少焦慮,提供動力。
首先,真誠表示體諒,實現低阻力溝通;其次,提供后備方案,清空焦慮情緒;最后,點名短期收益,激發主體動力。
使用注意:操作順序很重要,有了前兩步鋪墊,領導就清理了足夠的認知內存,這時候再給領導一個推動力就水到渠成了。
常用句型:
“您最近這么忙,工作又多,應付得過來嗎?”
“您要是沒有時間處理這個事,我們用方案B怎么樣?”
“不過如果您能抽出時間處理這個事,我們能獲得更多的好處哦。”
3.如何說服比自己更專業的人
誤區:用感受評價專業,用命令逼迫服從。
訣竅:尊重專業,達成共識。克制直接表達主觀感受的沖動;提出抽象需求,而不是具體需求;不要下命令,要嘗試在探討中達成共識。
使用注意:所有和專業人士的溝通交流都建立在前期明確傳達需求的基礎上。
常用句型:
“你做的這個方案也挺不錯的,只是和這次的要求有點出入,你能不能根據這次的主題建議一些新的方案呢?”
“你覺得這個配色方案怎么樣?要不咱們試試?”
4.如何鼓勵不求上進之人
誤區:不懂人心,再多激勵也無力。
訣竅:針對不求上進者心理的三步搶救法:
降低對方對結果的恐懼;用可能性代替目的性;營造愿景而不下命令。
使用注意:愿景應該是感召,而非承諾;激勵的本質是對個體可能性的探索。
常用句型:
“就算……也不會怎么樣嘛!”
“我倒覺得你是能做到很多事的,未必要像他……那樣。”
“哎,這樣……也挺有意思的嘛!”
三、壓力改變雙方立場
1.外部壓力進行說服
情景:和領導有不同意見
訣竅:讓客觀壓力來自外部。塑造共同的敵人,可以免傷和氣;化主觀意見為客觀壓力,讓對方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意見。
常用句型:
“我們這樣做,**方面的壓力會很大啊!”
2.營造機不可失的緊迫感
誤區:盡快?那編個夸張點的故事吧。
訣竅:讓時間緊迫感讓你完成說服。人們會對稍縱即逝的機會、可能一去不復返的事物總是特別敏感。
使用注意:此法教你用一些很小但是很明確的因素重新組裝我們的論點與資訊來促進改變的可能。
常用句型:
“我很希望......但是因為時間緊急,我必須要離開了,所以可以請你......嗎?”
“我完全沒有要催你的意思,只不過這個機會很快就沒有了,所以我必須跟你講清楚這個東西的珍貴性。”
3.通過把人“架起來”達到勸說目的
情景:勸人做本不想做的事
訣竅:把“人”架起來。即先給對方帶上一頂帽子,表示對方境界高、水平高,在順理成章地提出建議。
使用注意:架起來不是憑空的,最好有個對比,架起來一定要到合適的高度。
常用句型:
“您眼光真好,不會看不出這里的好處吧?”
“我聽說**地方的人都很豪爽,您總不會計較這些吧。”
談判
一、搜集情報的便捷方式
1.旁敲側擊地打探消息
誤區:小談判,搜集信息太麻煩,不如算了。
訣竅:三種常見的問句:“ 您是怎么知道我們的”;“在這方面,你們之前做過的最大的案子是多少?”;“按照這樣的條件,我給您推薦別人好不好”
適用情況:專門針對信息不足的臨時性談判。
常用句型:
“您是怎么知道我們的?”
“在這方面,貴方之前最大的訂單是多少?”
“按照您的條件,我推薦別人好不好?”
2.用“糾正式引導”來獲取信息
難題:如何在對話中獲取我們想要的信息
訣竅:“糾正式引導”獲取方法。運用對方的糾正心理獲取信息:注意我們的態度和語調、將信息獲取的效益進一步擴大。
使用注意:運用此法時,我們在交談時面對他人提出的不同意見更要在心中明確原則、保持警惕,不要為了糾正對方而說出本不該吐露的信息。
常用句型:
“我聽說......我就覺得肯定是這樣的,畢竟......對吧?(或:難道不是嗎?)”
“我就知道是這樣的,不會再有別的可能了。”
“咦,真的嗎?那可是我聽到的。”
3.如何向老板提加薪
誤區:乞求派與威脅派
訣竅:用確認標準獲取主動。首先確認加薪標準,然后大方地和老板討論自己的工作表現,最后帶著老板“想象未來”。
使用注意:不要把加薪當成唯一目標,就算沒有順利加薪,我們也知道了加薪的標準。
常用句型:
“老板,我想知道,在我們的公司里,員工大概要達到什么樣的條件才可能加薪?”
“我確實沒有達到條件A,但是我在條件B的表現超標啊。我的B表現是不是可以補償我缺失的那一塊,讓我加薪呢?”
“如果我得到加薪,我會在項目A中投入更多精力。”
二、突破慣性思維進行出價
1.先發制人的定錨效應
誤區:開價應當后發制人
訣竅:率先出價搶得先機。優勢:先報價,會給對方以“賺到”的心理感受;報價配以合適的方式,能夠激活談判桌上的“定錨效應”;在果斷先報價的一方開口后,另一方想要砍價,就必須講出理由,給出承諾。
使用注意:報價前要充分評估對方的心理預期,不要嚇跑客戶。
2.年輕人要敢于給自己開高價
誤區:初出茅廬,不如先開低價
訣竅:讓高價為你開路。好處:滿足客戶多元需求;幫助年輕人建立職業自信;立于不虧之地。
使用注意:對方最好是年輕人自己創業做老板而不是成熟的企業;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最好沒有完全相同的競爭者;開價不能太離譜。
常用句型:
“您好,我這邊的價格是......”
"抱歉,可能跟您的期望有差別,但它確實是這樣的,因為......"
“這樣啊,那能請您跟我說說您的想法嗎?”(受到質疑時)
三、在讓步中談成交易
1.砍價中要學會“掀桌”
誤區:準備不足,貿然掀桌。
訣竅:掀桌砍價三步法。一,表達上桌意愿,把對方也拉到談判桌上來;二,等對方上桌,再講出還有不太友好的其他人也在桌上;條件成熟,果斷掀桌。
使用注意:摸清對方底線,在掀桌后開出合理的條件;明確自己的底線,在與對方的后續談判中保持思路清晰。
常用句型:
“這個東西我真是一看就喜歡。”
“哎,可惜這個月花的錢實在太多。”
“什么,你在開玩笑吧?(或:哈哈哈,那算了。)”
2.跳崖式讓步法則
誤區:“擠牙膏”,擠一下,讓一點。
訣竅:跳崖式讓步。即一開始我們一步都不退,等對方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后,再一口氣做出戲劇性大讓步。
使用注意:跳崖式讓步的關鍵是一次降價之后絕不能再降,讓步理由必須精心選取,必須有獨特性,僅此一次,下不為例,更容易讓人信服。
常用句型:
“不早了,今天急著打烊,這次不掙你的錢了,XX元成交吧。”
“算了,不浪費時間了,爽快點,XX元你看看買不買吧。”
四、陷入僵局時不如擱置
1.化解談不下去的危機
誤區:同義反復,即只重復同樣的話試圖讓對方改變。
竅門:尋找原因。三塊絆腳石:沒意愿、沒授權、求獨贏。有兩句話可幫助突破僵局:
“咱們都是爽快人,這事兒今天就定下來,好不好?”
“想想有什么新方案,咱倆都能接受。”
使用注意:談判無萬全之計,只是為了提高成功率,若對方無誠意,則不必耗下去。
2.把是非題變成選擇題
誤區:是與非,非此即彼
竅門:把是非題變為選擇題
使用注意:要注意使用的時機,不要被誤以為推脫責任。
常用句型:
“其實不是我說能不能便宜點,是要看您要的是質量還是價格啊。”
“當然這個我也可以做但是時間那么緊,執行的品質可能不太高。”
3.要辭職,怎么說?
誤區:反正都要辭職了,暢所欲言吧
竅門:教你優雅得體。做到三點:告知去處、慎選理由、表示感激。
使用注意:關鍵是平和的心態,不可因對方的指責或挽留就先亂了陣腳、語無倫次。
常用句型:
“接下來我打算去......”(告知去處)
"您雖然不理解,但我還是很感激您這些年對我的照顧。"(表示感激)
演講
一、別緊張,沒人在意你的尷尬
1.別把出錯當回事
誤區:重點都放在了尷尬上
訣竅:別把錯誤當回事。你不示弱,沒人看出你緊張;就算真弱了,也沒人像你覺得那么嚴重。
使用注意:演講時把自己當成善意的觀眾,但是如果錯誤大到對演講的整體有傷害,應誠懇致歉,且致歉重點在展現態度,而非解釋具體原因。
常用句型:
“這里有些小問題,不過不重要,我們來看下一個話題。”
“沒關系(這個小錯誤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繼續。”
2.內向也能掌控全場
誤區:因為內向,所以不說
訣竅:利用性格特點,塑造合適形象。三個步驟有助發揮自身優勢、變被動為主動:自嘲、建立信任、由小見大(把演講主題引到自己關注的小事上)。
使用注意:性格內向的人在做分享或演講時,更應該做足扎實的準備。
常用句型:
“不好意思,我特別害怕人多的時候講話,因為我從小特別內向,但是今天有不得已的理由,因為我要講的主題真的非常重要。”
“我性格內向,不太會講段子、說笑話,今天只是想把我做的研究匯報給大家。”
3.用故事性陳述避免大腦空白
誤區:將演講稿死記硬背。這種方法會讓演講變成背誦,演講狀態達不到好的效果。
訣竅:故事性陳述。三個步驟: 用故事,帶大綱;說故事,加感想;貼標簽,有故事(把同一個故事貼上不同標簽,以幫助應付多個演講主題。)
使用注意:準備重點是尋找更加吻合演講主題的故事,將它有趣地呈現出來,取材上,要么講大家熟知的故事,要么從人們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
常用句型: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在準備這個主題時,我腦海中一直回旋著一個故事,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如果用......的視角來看待這個故事,我們會發現.....”
二、照顧多方面的微妙關系
1.如何做勝選演講
情景:對手、隊友都要照顧到。(上臺領獎)
訣竅:忽略勝利,關照眾人。贊美對手;彌合分歧,主要針對的是盟友,把自己的榮譽變成大家的,使大家感到自己是個參與者;感謝盟友,感激之詞越走心、越細致、越具體越好。
使用注意:必須明白當勝利成為既定事實,它就不重要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所以要致力照顧好對手和隊友的感受。
常用句型:
“我真的非常欣賞......”(說對手)
“我們......”
"這不是一次競爭,而是一次運動......"
2.如何做敗選演講
誤區:只有情緒,沒有風度。典型的有:表達不服,或一蹶不振。
訣竅:優雅地表現不服。表達三點:我不是徹底的輸家;我輸了,但我沒錯;你贏是僥幸,我輸是有客觀原因。四項原則:感謝盟友,肯定其付出與偉大;威脅對手,認輸不忘強調自身優勢;澄清誤解,失敗是有客觀原因的;重建形象,可充分利用認輸的機會,把認輸變得感人,成為勵志演講。
使用注意:敗選演講的目的很大程度是為了繼續保持存在,以備東山再起。
常用句型:
“我們的事業并非只關乎一個人,甚至也不只關乎這次勝負。”
“我們參與的,不只是這次的......我們必須貫穿始終堅持下去。我們依然要盡己所能,推動我們的事業。”
“最后我要跟年輕人說話,我要告訴你們,我為自己相信的東西奮斗一生。你們才剛開始,但是不要停止為值得的東西奮斗,是的,這是值得的。”
三、聽眾的信任決定演講的成敗
1.迅速與聽眾建立信任關系
誤區:自吹自擂,既調高期待又難以取信于人
訣竅:快速建立信任的兩步法。一:先適當降低觀眾預期。二:在演講的過程中不動聲色地建立起他人對自己專業的信任。
使用注意:分寸感很重要,謙虛不要被誤認為沒底氣,不動聲色的自夸不要顯得刻意。
常用句型:
“剛才那不過是......(或:我只不過是......)”
“有這么一個人,不確定大家認不認識,他是......”(表現得不刻意)
“當年XX也曾經這么跟我說,不過其實我覺得......”
2.應對聽眾的眾口難調
誤區:演講一定要照顧每一位觀眾
訣竅:選擇不同順應策略。權利順應:講給全場最有權力的人聽。低階順應:讓全場程度最低的人也聽得懂。多數順應:針對聽眾的大多數。
使用注意: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聽眾情況選擇不同的順應策略。
常用句型:
“在座的各位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身份,父母、子女、兄弟、丈夫、妻子,每個人都想保護、想照顧的對象,所以,為了他們,我們要......(多數順應)”
“接下來的話需要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拿出幾分鐘認真聽我說,以下的內容與大家的權益息息相關。(低階順應)”
3.如何在大家不想聽的時候發言
誤區:講自己的,不顧別人。
訣竅:點破尷尬,講給重要的人聽。點破尷尬,即主動點破尷尬的局勢;明確主題,自嘲之后,該講的話還是要認真講;找對聽眾。
使用注意:此技巧需要發言者在演講者和聽眾兩個身份之間跳動,既要完成演講任務,又要代表聽眾合理化不愿意聽下去的情緒。
常用句型:
“其實我也知道大家不愛聽,但是為了廣告商的利益我還是要念一段廣告。”(點破尷尬)
“雖然大家都急著吃飯,不過我們還是要祝福新郎新娘。”(明確主題)
“也許這些祝福的話大家聽來有些老套,可卻是對這對新人最美好的期盼。”(找對聽眾)
四、自信與表達的自我訓練
1.增強演講時的自信
誤區:觀眾讓你沒自信?那就當觀眾不存在。
訣竅:負面學習,正面思考。學會練習失誤,即如何與失誤這件事相處;設定收聽率,任何一場演講都不要要求能吸引到每一個觀眾;正向解讀,有點像自我安慰。
使用注意:場上要正面思考,增強自信;場下要客觀分析,考慮可能遇到的問題。
常用句型:
準備一個與忘詞或口誤有關的小笑話。(方法)
“無論如何,我想剛才那個向我點頭的姑娘肯定是明白了。”
2.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
誤區:將說話當成寫文章。說話重要的是清楚準確地傳達信息,不引起誤解。
訣竅:信息的多維度表述。即關鍵信息要多角度重復;難懂的內容主動留空白,主動不是被動,是為了給觀眾反應時間;復雜的觀念要進行操作性表述,用大家容易明白的方式表述。
使用注意:使用技巧前要分析所要傳遞的信息屬于什么類型,再對癥下藥。
常用句型:
“對不對?(或:你懂我的意思嗎?)”(主動留白)
“過第一個路口左轉,過第二個路口右轉......”(操作性表述)
3.避免說話啰嗦
誤區:說話啰嗦是嘴的問題。不是表達的問題,而是思考的問題。
訣竅:縷清思路:首先,先問再答,聚焦在真正重要的問題上;然后,看人下菜碟,合理預估聽眾的理解能力;最后,先講中心句。
使用注意:在平時有意識的練習中,可通過定時發言來練習。
常用句型:
“我對預算和流程有點想法,您想先聽哪個?”(先問再答)
“我認為是這樣的,原因有三點......”(先講中心句)
辯論
一、準確地意識到對方存在的問題
1.反應慢怎么辦
誤區:他快他贏,我慢我死。辯論需要“反應準”,而不是“反應快”。
訣竅:以慢打快。三招:復述問題(讓人家明白里面的荒謬);慢而不斷(邏輯線不要被帶跑);化繁為簡(把所有問題都歸到一條主路上)。
常用句型:
“等一等,我反應慢,你不要騙我......”(復述問題)
“我們原本討論的好像是......”(慢而不斷)
“你無非是在說”(化繁為簡)
2.怎樣回應陷阱式提問
誤區:順著對方的思路回答。
訣竅:點破意圖。兩步:一,增強意識,發現陷阱;二,斥責刨坑者的動機。
使用注意:這里所說的陷阱是面對公眾,是為了避免輿論的誤解。
常用句型:
“你這種問法只想通過我的話來證明XX的觀點,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你這樣提問只是想套出我的話,并歪曲報道,我真為你有這樣的想法感到羞愧。”
3.反忽悠的心智免疫法
誤區:怕忽悠?那我不聽總可以了吧。
訣竅:先打預防針。三步走:第一步,關鍵詞脫敏,做到態度免疫;第二步,模擬辯論,做到論點免疫,就是把對方可能的論點都過一遍,見招拆招;第三步,模仿表達,做到影響力免疫。
二、辯論的核心是反駁
1.如何反駁“認真你就輸了”
場景:用態度定輸贏。
訣竅:拋開輸贏。三步走:第一步,“我在講道理,只有你在講輸贏”;第二步,“如果講輸贏,那你已經輸了”;第三步,“嫌我認真,我就要更認真。”
常用句型:
“我在乎的是道理,原來你在乎的是輸贏啊。”
“既然如此,這么認真計較輸贏的你,豈不是已經輸得很慘?”
2.如何反駁“你行你上”?
誤區:上就上,誰怕誰
訣竅:責任反彈。三個方法:一,澄清各自的角色;二,指出對方在逃避;三,鎖定對方責任。
常用句型:
“我就是知道自己不行才沒上的,你上了,我還以為你行呢!”
“就是因為你一直處在這個位置上,我才上不去的啊!你想讓我上,你先下來好不好?”
3.如何反駁“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場景:不能頂嘴,但心有不甘。
訣竅:強調“我”才是主體。三種思路:一,在偏好問題上,指出它與經驗無關;二,在成長問題上,點明經驗的真實價值;在責任問題上,要明確權力關系。
使用注意:與長輩說話,要表現出開玩笑的樣子
常用句型:
“您就讓我跌個跤,學一學吧。”
“都聽您的,萬一走錯了路,總不好讓您負責吧。”
三、借力打力,以退為進
1.破解對方的精彩類比
誤區:只強調差異。類比本來就是有差異的。
訣竅:借力打力。可從兩個角度闡釋:? 一,可以試試指出類比的不當之處;二,可以順承對方的類比進行延伸闡述。
使用注意:類比與反駁類比是重要的辯論技能,但是它不是一種論證方式,只是一種為了讓自己觀點更簡單易懂的表達手段,反駁類比也只是指出對方表達方式的不恰當。
2.拒絕上級的不合理安排
誤區:不合理的要求叫磨練。
訣竅:喚醒領導心中的第三方。三個步驟:
一,戰略上的高度肯定;二,成本上的精密核算;三,決策權完全上交
常用句型:
“領導,這件事情我們也愿意推進,只是成本有點高,您看怎么辦呢?”
“領導,這件事情的成本就是這樣,是否要繼續推進您來決定。”
3.避免被別人“架起來”
誤區:為了不被戴帽子,只好拼命甩帽子。
訣竅:借力打力。戴上帽子,借著高帽的尊嚴,提出不一樣的要求。
使用注意:要注意對方請求的性質。
常用句型:
“對,就因為我是......所以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