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本來悠閑地享受著新年的第一個小長假,在咖啡館里等餐時刷著微博,在一條熱門轉發停下了,淚眼婆娑。
下方第一條留言是:“你今年19歲啦,一定是個帥氣的男孩~”
鼻子一酸,點擊2015年清明的原博,發現這3年,每個清明,都會有不少人來留言。
在此分享幾條熱門留言:
「早晨掃墓,一個五十多的男人先去左邊給八六年的女兒掃墓,再去右邊給太太掃墓。背影心酸而凄涼?!?/p>
「我死后的墓志銘一定要寫:你所浪費的今天,是死去的人所奢望的明天?!?/p>
「上次去給好多年前去世的外公和表哥掃墓,本來就已經很難受了,結果無意看到旁邊的墓碑上寫著這是一個外地來上學的大學生,因為跳入河中救溺水的孩子,永遠的把自己青春的生命埋葬在了這個他鄉之地,看到名字旁邊刻著的母親泣立,瞬間哽咽?!?/p>
「很久之前去掃墓 看到旁邊的墓碑上是一對母子 最后的日期相同 大概是車禍吧 不敢想父親是怎么撐下來的就算是為了家人 也要珍惜自己身體 萬事小心」
「去年回都江堰給爺爺上墳,沿著山路一排一排墓碑的走過,很多人的時間都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日,很多很多。」
「黃泉路上無老少 好好活著吧」
「記得有年掃墓,見到幾個老人在墓前擺了酒菜,談笑風生,還給墓主人讀報聊天。就是幾個好哥們來會友的愉快場面,原來掃墓也可以這樣,感觸良多」
「我爹去年去天上陪我爺爺了。。希望他爺兒倆互相照顧。。我爺爺肯定要罵我爹怎么這么早就去找他了的」
「過年給爺爺和大表姑掃墓的時候,看見一塊孤零零墓碑,上面名字和照片什么都沒有,就寫著“紅軍失散人員”,別人家都是親朋好友香油紙錢熱熱鬧鬧,這個墓碑前只有孤零零的兩根蠟燭……怎么說,那一刻簡直,如鯁在喉??傆X得,他生前應該是想要回家的吧」
「大四狗最近找工作很煩。。想怎樣才能更好地活著,看到這個突然覺得原來活著就好?!?/p>
「看到一家父母合葬的,時間都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日,那場事故中只有在外地上高中的哥哥活了下來,看到墓碑上寫不孝子泣立,真是各種喉嚨堵,真是不知道當年他自己怎么撐過來的」
這些留言,令人不忍卒讀。
去年初,家里老人病故,我飛回東北參加葬禮。寒冬臘月,冰天雪地中,見證著曾經鮮活的生命就此歸于塵土。殯儀館里,不敢看其他亡故者的名字和年齡,年紀輕輕就沒了的,多令人痛心。
其實有時候自己走在路上會胡思亂想,覺得生而為人,有時并不是為了自己活著的。
如果真的橫豎是一死,逝去的人承受的是短暫的苦痛,而活著的人面對的是永遠的失去和悲傷。
我還去看了一個人的微博——去年杭州綠城縱火案中失去妻子和3個孩子的林爸爸?;蛟S人們漸漸將他的悲劇遺忘,但微博仍在更新,訴說著對妻兒無盡的思念,令人哽咽。仍有不少網友為他加油,但是承受這一切地獄般磨難的只是他孑然一人。
而像我這樣的獨生子女一代,若真的有什么不測發生,面對“失獨”的父母該如何生活,我不敢想。
在日本被殺害的留學生江歌,她的媽媽前幾天手捧女兒的遺照參加了畢業典禮。如果江歌還活著,應該是和其他同學一起慶祝自己的畢業,大好的青春和人生本應剛剛開啟。江媽媽始終在風口浪尖,犯罪分子還活著,而女兒,這輩子都不會再見了。她在人世的每分每秒,該如何捱。
我爸媽常說:“我們要照顧好自己,不給兒女添麻煩”。聽起來有點殘酷是吧,可這就是客觀事實。
所以每個禮拜我和家里通電話,都要互相囑咐注意身體。彼此的安全和健康,就是這天底下最大的事情了。好好活著,就是對家人最實際的關懷。
幾年前看過一句話,大概是說:我們或許都曾和危險擦肩而過。
感謝初中那年開了7小時盤山道上黃山的巴士司機。換做現在,我一定不會選擇將自己置于高風險的出行方式。
感謝畢業那年自己去旅行時,帶我去古城邊兒小店吃飯、也僅僅是吃了頓飯的唱片店老板。換做現在,我覺得敢在異地跟陌生男子吃飯、毫無危險意識的女生好傻。
每次聽到意外喪命的新聞,走在路上,我都會下意識地裹緊自己上衣,環顧四周有沒有神情不正常的路人,抬頭看看頭頂的住宅有沒有高空墜物的可能。在火車站,我更是提高警惕,等人都要選擇站在駐守特警的附近區域。
能安然無恙地活著,挺不容易,需要自己的留心,和好運。
所以當弦兒繃得太緊的時候,覺得煩悶的時候,會告訴自己,能平安活著,就很好。
我有個很多年不曾聯系的中學同學,大學畢業就結婚生子了,郎才女貌挺讓人羨慕的。前兩年在社交網站上,無意中看到她在個人頁面記錄著自己陪孩子對抗病魔的點滴。孩子剛一兩歲,就得了白血病。
后來大家都不用那個網站了,有時我會想起她——她的孩子還好嗎?希望還在堅強地活著吧。
前幾天在微博上,我看到一個熟悉的ID,XX患兒的媽媽,定睛一看,不就是那位女生嗎?緊張地點進去看,顯示經過不懈的治療,寶寶如今都快要停藥了,她在回復、鼓勵著跟自己有相同遭遇的患兒家長?;钪婧冒?,同學的寶寶看起來四五歲了,特別可愛,一家三口燦爛的笑容呈現在熒幕上。
那一刻,長舒一口氣靠在椅背上,特想哭。如今,狗血的事情太多,一旦發現人間的真情和幸運,都會心生感動。
無法感同身受這幾年我的同學經歷過怎樣的痛苦和掙扎,讀書時她是個很柔弱文藝的女孩子,面對這個致命打擊,和漫長痛苦的治療,她全家都有著異于常人的堅強,真的讓人佩服。
上天有時的確不公,但給了有些人重生的機會,也算是溫柔與慈悲。
有人說:“如果覺得人生不順,悲觀絕望,不妨去醫院的重癥病房走一走,你會發現,你所謂的困惑,跟這些家庭比起來,多么不值一談?!?/b>
網上更為流行的說法是:“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這樣說或許過于絕對,畢竟我們衣食住行的日常里,藏著壓力、競爭、無奈等太多太多,哪里都是小事呢?但當有朝一日真的面臨生離死別,我們會懊悔,當時為什么不能寬容一點,沒有多陪伴一點。因為無論你再愛TA,再恨TA,下輩子,恐怕也不會再想見了。
緬懷已逝之人,珍惜眼前之人,可能就是清明節最大的意義了吧。
活著是很累,但能活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