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個特別感興趣的故事想分享給大家。故事的名字叫“普朗克的司機”,我想聽到這個故事的名字,大家多半沒什么興趣,然而說故事的人倒是會讓很多人來勁。說故事的人叫查理·芒格,了解經濟的人對這個人應該不陌生。故事是這樣的:
截圖出自書單公眾號
故事的主題就是:你要學會真正的知識,而不是只會表演。
確實,我們生活在一個擁有眾多碎片化知識的世界,每天大腦都會接收到很多看似對生活沒有什么意義的碎片知識。這些碎片知識都擁有很強的記憶點,讓我們看過之后很難忘記,卻帶給不了我們更好的生活。文章還舉了一個例子,大家一定聽說過“金魚只有7秒記憶”這個冷知識,雖然是個沒什么用的碎片知識,卻讓很多人記住了。之所以成為沒什么用的碎片知識,是因為正常獲取知識應該經歷“觀察、分析、預判、行動、矯正、結果”這幾個過程,而大家聽見這種類型的碎片知識很少會去“走流程”般的深入思考過篩,只是從表面去記住這個冷知識用來調劑生活。
之前還看過一個研究,說人的大腦只是在不斷重復之前做的事情并不會在事情的一開始就自主創新。每個人在遇見一件事時,首先會想自己之前是否有做過,如果回答是做過,而且處理順利的話,會依照老辦法去處理新遇到的事情,而不會去考慮如何讓事情變得更簡潔便利。如果回答是否定,才會去研究如何去做。在這種慣性思維的循環下,大腦在處理碎片知識時會不停的照搬先前的經驗,表面的去接收這些知識。我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變蠢的。
只有少數人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改變社會前進的大方向,而作為大多數普通人,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更簡潔便利的從碎片知識中獲取更多實用的知識。
從現在開始升級你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