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中約教授所著的《中國近代史》(英文版)于1970年問世,次年榮獲美國的共和獎。譯者在序言中提及:“以中文撰寫一冊剛直不阿的近代史著作實在困難”,此書“兼具中西史學和社會科學的精神,全面運用多種文獻資料,和吸收不同語言研究成果”,吾輩深有同感。此書在kindle里靜靜躺了半載,今得閑有幸拾起來,發(fā)覺諸多內(nèi)容皆吾興致所在,遂愛不釋手矣。
? ? ? 有一日,與友高老師談及古代科舉考試,發(fā)覺科舉流程甚為復雜,有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又有秀才、貢士、舉人、進士身份種種,知其名而難分辨其意。恰巧本書第四章深入淺出、言之鑿鑿介紹清代科舉,讀畢終于知其一二。蓋因文字不宜記憶,吾依葫蘆畫瓢補一圖,謂之曰“科舉路線圖”。
? ? ? 又曰,吾兒時師長曾教導:今之小學畢業(yè)生,同古時秀才爾。然,若以《中國近代史》考證,委實不敢茍同。考中秀才者百一,且多為弱冠之年,非小兒矣。如以今時類比,秀才同本科出身更妥?拋磚引玉,望勿見笑。
科舉路線圖(知豬俠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