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鄰居把房子賣了,忙著收拾東西,打包,準備搬家。搬家之前,我和孩子到她家里待了一會兒,他們說,你們看上什么東西就拿走吧。在他家轉了幾圈,床,沙發,桌子,小椅子,穿衣鏡,等等。我們似乎都用不上,最后搬回來一個書架,放在女兒的臥室剛好。
上個周末,他們搬走了。走的時候,我幫他們把東西搬到電梯口,互道再見。我們做鄰居大概有七八年了吧。除了見面打個招呼,不在家的時候互相幫忙收個快遞,我們沒有更多的交集。我們不知道彼此的姓名,也沒有對方的電話。
住在這樓里,鄰居們換了又換,來了又走,我也已經習慣了。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一路走來,遇見各種各樣的人,又慢慢失去。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因為父母工作調動,我經歷了第一次搬家和轉學。坐在搬家的車上,看著曾經熟悉的地方漸行漸遠,傷感油然而生,我以為再也不會見到昔日的同學了。長大了才知道,我們其實就在一個縣之內,見面的機會多著呢。果然,多年以后,我們在縣城再次相逢。
小學五年,我上了四個學校。有的學校待的時間長,有的學校待的時間短。我根本記不清我的同學有哪些。曾經有一次,我和妹妹一起去集市買菜,一位賣菜的婦女看著妹妹說,你是XXX的妹妹吧,我是她同學,你們長得太像了。而我一個大活人在旁邊,她卻是一點兒也沒認出來,也許是我變化太大吧。往日的同學,一個個都迷失在了時光的路上。
初二的時候,我在縣城的中學住校。因為初中沒有住校生,我便住進了高中生的宿舍。那段時間,認識了紅。她比我大四歲,當時上高二。在陌生的縣城里,她給了我一個大姐姐無私而溫暖的愛,給了我親人的感覺和力量。
除了白天的上課時間,早晚自習我都跟她在一起學習。她是優秀的學生和“別人家的孩子”,有了她的關心和督促,我才能在遠離父母的情況下自覺學習。她高考完的那個晚上,我和她一起,在她的教室里,看著他們又哭又笑地狂歡。我沒有經歷過高考,無法體會那種心情,那是我唯一一次感受到高考結束后的味道。
后來,我們各自分開上學。她去了省城,我去了鄰縣。時空的距離并沒有把我們分開。我們經常寫信,寫的信大概有戀人們寫的情書那么多吧。除了寫信,她還時不時給我寄來練習書法的宣紙。直到現在,我還珍藏著她給我的信,看著那些端莊秀麗的文字,我的心,一直很溫暖。
我們雖然每次都說什么時候要見面,但由于種種原因,一次也沒有見成。就這樣,我們漸漸失去了聯系。再后來,我輾轉好久才聯系上她。那時的她,已經在家鄉的城市工作,和昔日的高中同學結了婚,生了一個女兒。而我,已離開家鄉好多年。
那天晚上,我買了一個大大的毛絨玩具和一些糖果,去看她。見面后我們很激動,談了這些年的情況。她說她的爸爸已經去世,媽媽好孤單。之后,我們又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軌道上。由于電話號碼變更以及工作單位變動等情況,我們又失去聯系很多年,也許以后還會再相逢吧。
還有一個朋友,也在歲月中走丟了。那是研究生時期的怡。我們是參加復試時認識的,當時我們一同住在廈大校內的招待所。她是來自重慶的一個美女,家境不錯。我們經常一起在海邊散步,一起去吃各種好吃的,一起去看泰坦尼克號。美麗的廈門,留下了我們很多快樂的時光。畢業那年,她網戀上了一個從未謀面的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男孩,鐵了心要去美國尋找愛情。
后來,她先去了上海,給我留了她的出租屋的電話。再后來,電話打不通了,我也聯系不上她。直至今天,我都未能找到她。只能在心里想,也許她去了美國,也許還在上海,或許在其他的某個城市。也許將來,我們還能再遇見。
到現在,經歷多了,變得更能接受這些生活中的悲歡離合了。所謂成熟,也許就是變得對生活抱有一顆平常心吧。再美好的時光,都會變成過去和回憶,心里珍藏這些美好就行。
外出旅游,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一路體貼照顧。分別時,我從不向別人要聯系方式,我只要這幾天短暫的愉悅就夠了。
坐火車時,和鄰座的人談笑甚歡,相處融洽。下車時,我們禮貌地說聲再見,各自分開。從此難以再見,我只要這一路歡樂就好了。
學生畢業,我曾經話未說完淚已成行,現在,我能更平靜地面對她們的離開,祝福她們的未來。
世界很大,但又很小。在北京的茫茫人海中,我在百度上找到了自己老家的同學,在飯桌上遇見過妹妹的同學,在聚會時和奶奶的養子的孩子坐在了一起,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
這一生,我們猶如走在一個巨大的森林里,一路上人來人往,每一段路都有不同的人陪我們走過,我們珍惜此刻的擁有就好。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