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是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之一。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學術論文仍然是科研評價中重要的依據(jù)之一。也是很多科研機構(gòu)和高校一些科研工作任務內(nèi)容之一。因此,投稿和等待審稿,對于科研工作人員來說,是無法避免的重要科研工作日常。下面是科研投稿和等待審稿的建議集錦,可能會有點凌亂,但是如果有這方面疑惑的朋友,不妨看看。
投稿之前,寫出一篇好的論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論文寫作發(fā)表的建議:
建議一:抓住每個當審稿人的機會。
建議二:像專家一樣寫作。
建議三:定位“高遠”,不局限于現(xiàn)有數(shù)據(jù)。
建議四:保證研究的一致性。
建議五:別指望審稿人或?qū)徃暹^程能幫你把文章“寫”完。
建議六:將文章投給“對”的期刊。
建議七:將研究視為一項投資。
建議八:與高產(chǎn)出學者合作。
建議九:預測編輯和審稿人的看法。
建議十:將審稿人和編輯的初次評價視為文章修改的起點,而非文章發(fā)表的最終定論。
科研投稿選擇期刊的建議:
1. 論文主題是否在刊物征稿范圍內(nèi)
,可以到期刊網(wǎng)站了解或者到一些科研論壇的查看一些資料和咨詢科研大牛們。
2. 論文是否符合刊物的一貫口味,可以通過查看該期刊最近15期的文章,自己來體會一下。
許多期刊的風格主要源于主編,其它顧問編委甚至副主編都是名譽上的配角,因此這樣的期刊你在投稿前稍微研究一下他是很有必要的。在google上搜索一下登錄他所在機構(gòu)的個人主頁,除了了解一下他的研究興趣,主要是看他的團隊有沒有專職助手,有的已經(jīng)明確指出該助手就是為了他的期刊服務的,那么投這樣的雜志,最起碼你的稿件處理周期會短一些。
3. 論文格式是否符合刊物要求。
4. 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整體看法如何。
5、投外國期刊稿前,分析國內(nèi)研究水平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上的影響力及水平,物色最了解中國學術研究、信任中國學者的,中國論文發(fā)表較多的那部分期刊投稿。
等待審稿的時候,要了解一下這個期刊審稿速度是怎么的。建議可以到期刊網(wǎng)站查看一些期刊處理稿件步驟。如果很久沒有得到回復,可以適當催稿,如何適當催稿,具體方法的,可以看看《如何“對付”那些有“審稿拖延癥”的期刊?》這一篇文章。里面有說的一些這方面的內(nèi)容。
提醒:一般來說,不同期刊和不同級別的期刊,審稿的時間都不一樣,不能統(tǒng)一對待。如果你不是大師級的人物,或者你寫的論文不是特別的牛,一般期刊的級別越高,審稿時間越長
本文轉(zhuǎn)載自拓源優(yōu)課:www.toyo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