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作家的第一步就是要約束你的無意識,讓它為你的寫作服務。
寫作需要平時用不到的肌肉,也需要忍受孤獨和靜寂。如果你想寫小說,練習新聞寫作是個不錯的開始。新聞記者的生涯確實能你教會你兩點。這兩點是每個作家都需要學習的——一是無須疲憊不堪也可以寫很長時期;二是如果一個人能夠克服第一波疲憊,他就發(fā)現(xiàn)了精力無窮的源泉,即達到著名的“第二次高峰”
晨間寫作的好處有:早上起來你頭腦有著豐富的無意識,當無意識異常活躍的時候,你必須學會輕松而流暢地來表達。
具體的方法是:比你習慣的起床時間早起半小時或一小時,盡可能地早起——不要說話,不要讀報紙,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書來讀——立即開始寫作。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將清晨的記憶快速而不加評判地寫下來。你寫得好壞或有用與否并不重要。這樣的寫作,實際上是在鍛煉你自己進行純粹的寫作。
持續(xù)一段時間這樣的練習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練習開始產(chǎn)生效果。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寫出一定數(shù)量的字數(shù),你會開始感覺到,寫下來好像不再是那么難的事,從寫下來的文字中得到的收獲要遠比你腦子里沒有文字的想入非非中得到的大得多。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你達到一個寫作者應該達到的境界,即教會自己在一個特定時間段內(nèi)寫作。比如說你規(guī)定自己要在凌晨四點鐘開始寫作,那么,到了這個點,不管發(fā)生什么事,你都要堅持寫作十五分鐘。當你下定決心要這么做的時候,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通過這么一個意識,一方面提高了你輸出的數(shù)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不論發(fā)生什么,專注地去做特定的事情。
這讓我想起了,日本著名的小說家村上春樹先生。他在他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一書里,是這樣說的:
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個小時。坐在書案前,將意識僅僅傾瀉于正在寫的東西上,其他什么都不考慮。
每天必須不間斷地寫作,必須集中意識工作——將這樣的信息持續(xù)不斷地傳遞給身體系統(tǒng),讓它牢牢地記住,再悄悄移動刻度,一點一點將極限值向上提升,這跟每天堅持慢跑,強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步遠程監(jiān)控體型是異曲同工的。
給它刺激,持續(xù)。再給它刺激,持續(xù)。這個過程當然需要耐心,不過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也許,你會覺得這樣做會很難,對吧?
可是,如果不這樣做,未來的你,會更難。——因為你的承諾事關榮譽,不僅是對別人,更是對自己。
既然你決定四點開始寫作,那么一過四點你就必須寫作!不要找任何借口,如果你必須在那個時間從你朋友的頭頂上爬過去,那也要義無反顧。
只有這樣,下一次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做出了努力,不會再陷入同樣的困境。
這里你需要知道,人有時候的無意識是很狡猾的。你必須學會對狡猾的無意識提出的種種置若罔聞。如果你堅持不懈地、堅定不移地拒絕誤導,你必然有所收獲。
無意識會突然屈服,你的思想才會更加自由表達。
這樣專門的練習——晨間寫作,你應該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你能夠隨心所欲地寫出流暢的文字。
才華這種東西說白了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靈感。作為平凡普通的你我,如想享用一二,也許最笨的方法就是通過這種訓練來培養(yǎng)自己的集中力,增進耐力,無奈地拿這些資質(zhì)做才華的“代用品”。
如此這般好歹“苦撐”時,也可能邂逅藏于自己內(nèi)部的才華。
以上文字絕大部分摘錄于《成為作家》與《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兩本書,就當是自己的讀書筆記吧。
沒錯,我在學習張輝,挑戰(zhàn)自己能否做到連續(xù)100天,每天發(fā)一篇文章(也可能是一篇摘抄或者是一段話),這是1/100,給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