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一聽說知識付費,就認為那些傳播知識的是騙子。即使原來在免費時他們認為很好的內容,變成收費以后,他們也會捂緊腰包不再學習,并且還在網上大肆攻擊。原本認為這些人做是不會就事論事,分不清自己成長和別人賺錢的關系。最近在讀霧滿攔江的《人生很短,我要做個聰明人》時得到了另一種可能的解釋:這些人心窮。
心窮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呢?心窮的人只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好處,不希望施加恩惠給別人。心窮的人,不愿拿出任何東西與這個世界交換。心窮的人,總有一種被迫害妄想癥,認為別人會對自己不利。
心窮的人,見不得別人好,被別人的成就刺激得抓狂。心窮的人,會試圖拖住別人的成長,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人生。
心窮的人,不管處于什么職位,只希望其他的人為自己所用,而不愿意給他人回報。他們希望你能處在他們安排的位置,一旦你不在那個位置,他們就會非常惱怒。這樣的人是不能合作的,他們只會把心思放在與合作伙伴斤斤計較上,甚至會內斗,而不是做利于實現目標的事。歷史上就有一個著名的心窮之人,秦末第一型男楚霸王項羽。項羽乃楚國貴族后代,家世顯赫,作戰勇猛,許多人都心甘情愿跟他混。但跟隨他的人,無論立多大的功,都得不到封賞。即使到了不得不封賞的時候,項羽也會把封賞的大印捏在手里,不停的摸呀摸呀,就是不舍得給。他甚至還希望手下的人吃幾個敗仗,立不了戰功,這樣所有的東西就都屬于他了。這種心窮的人骨子里就沒有什么大志向,收不住人心,不但不能做成什么事,反而會把很多事情辦砸。項羽的結局我們都知道,眾叛親離,節節敗退,最后只能恨別虞姬,烏江自刎。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人,趁早離得遠遠的,更別提成為朋友,一起共事了。
回到這些不愿意給知識付費還進行刻薄攻擊的人身上。他們是覺得知識不好嗎?這個肯定不是,沒收費時聽得很開心呀。他們是付不起嗎?這個肯定也不是,他們下館子吃的酸菜魚時眉頭都沒皺一下。他們攻擊這些付費知識服務人一個很可能的原因就是覺得這些生產知識的人賺錢了唄。于是管他是否利于自己成長呢,他們賺錢就是不對的,老子一個子都不會給這些騙子。這就是心窮之人的做法。
家貧,最多現在很多東西買不起,但是錢可以賺,可以逐漸積累。心窮了,就會把心思放在與別人爭利上,止步不前。人窮莫大于心窮,可家貧,不可心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