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石磊
不知不覺,實踐隊員們迎來了第十天的支教生活。在支教活動接近尾聲之際,實踐隊員們也能夠制定出越來越適合孩子們的教學方案。
今天的課程繼續以國學教育為重點,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線,以經典文學作品的誦讀和學習為手段,平山縣扶貧志愿實踐隊為高年級和低年級的孩子分別開設了兩門特色鮮明的國學課程。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以介紹中國文化演變歷史為主,通過介紹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發源演變、歷朝歷代傳統古籍篇目,系統融匯了經學教育、史學教育、子學教育、文學教育。充分突出文學院的教學特色,以文說史。對于低年級的學生,開展了誦讀傳統經典的活動,以《三字經》、《水調歌頭》兩個經典篇目入手,通過誦讀來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古代詩歌嗯韻律美和格調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通過接觸代表人類最高智慧的中國傳統文化,開發其高度智力,培養其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經過中午的簡單休整后,下午3時準時開課。下午的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和體育素質類課程的教育,通過對每個學生暑期作業的輔導,明確每個孩子的學習特點,制定計劃,幫助他們彌補缺陷,克服困難。實踐隊隊員自身也在加強方法策略的指導,發展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體育素質課從足球入手,兼顧理論與實踐的培養,改變學生對于體育課的態度,力求德智體的綜合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