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一次在校外,舍蜜跟我打招呼,同實驗室的同學跟我說,你們宿舍同學怎么這么不友好。我笑壞了,原來我們的關系外人看來是這樣的。但我感覺很好,直接、真誠、簡單、表面看起來很冷清,其實很有愛。我們會直指對方缺點,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會拿對方缺點開玩笑,沒有惡意,只有親近。我們之間沒有面子一說,經常說“沒空”,即時說一千遍的“沒空”,卻絲毫不會影響我們的友情,這就是我們彼此在一起的美好。記得,2010年去上海找她們一起去看世博會。排隊排了很久,我突然發現右邊的魚魚不知去哪了,一絲心慌,畢竟是個陌生的地方,一群陌生的人。我轉過身,發現她就在我左后方,離我很近,心不在焉的看著遠方。突然特別心安,特別踏實。上學時,經常聽牛奶咖啡的《越長大越孤單》,謝謝大學舍蜜們,這么多年都住在離心很近的地方,讓我感覺不孤單。
前些日子看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很傷感。我們的青春和現實的生活就像是兩個世界。同事問我,你們上學的時候,有那么瘋狂嗎?我們好像真的太平淡了,上上課,做做實驗,逛逛街,唱唱歌,集體活動。沒有做過什么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事。但是,那些點滴如同鉆石般鑲嵌在我的青春年華中,同樣燦爛,同樣美好。跑800米測試的時候,昆蟲的班正好在操場,看到我和魚魚,很激動,跑到操場中央,傻乎乎的一直喊我兩名字,給我兩加油。雖然很丟臉,但更多的是溫暖。還記得那本這輩子最搞笑的笑話書。那是芳從圖書館借的,帶到自習室解悶的。結果,她笑抽了,在自習室還不能出聲,只見肩膀一抖一抖停不下來,眼淚都出來了。大個子搶去看,十分鐘后,也抽了。最后就是我抽了。因為一本笑話書,我們陸陸續續都抽了3分鐘。我已經記不得那些笑話了,但是再也沒有那樣讓人開懷許久的笑話們了。可能跟笑話本身沒關,只是特定的時間、地點、人物、心境,賦予了它神奇魔力。那時,我每次去南校上攝影課,我都要繞到南校后門去買5個鐵板里脊帶回來給她們。夏天,我們總在宿舍樓關門前十分鐘,去買個紅豆冰沙,因為時間晚,老板總會給我們一大杯鼓得高高的冰沙,豆特多的那種。我們冬天去嘗朝鮮冷面,對著湯里的冰碴子,瑟瑟發抖,“老板,給我們熱一下冷面。”“同學,冷面就是這樣的。”“知道,熱一下,熱一下。”去嶗山實習時,我第一次見到螢火蟲,好開心,它像裝飾物一樣停留在衣服上。還有那首《忘憂草》,由于我們的音箱有問題,周華健的聲音聽起來那么女,那么柔美。以至于等音箱好了,很不適應周華健的原聲版。我們彼此成就了彼此的青春,我們的青春完全被定格在初夏陽光燦爛、天朗氣清的那個清晨。
而這樣的清晨再沒有出現過。怪不得說,青春是拿來回憶的。但不要灰心,我們只要擁有過青春,就仿佛在心中種下一片陽光。當自己氣餒、挫敗、世俗的時候,拿出陽光,曬曬自己。想想我們以前的樣子,想想曾經的夢想,振作起來,再年輕一回。
我們沒有勇氣放棄手頭的事重走青春路,讓我們翻出原來的記事小本,重整旗鼓,重塑激情,認認真真做好每件事,用年輕的心去尋找那個初夏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