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家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腦子里沒有一個概念的話,我們的腦子就傾向于不去想那個事情。
這句話不斷提醒我反思。很多事情,我沒有想到是因為沒有概念。所以在訂閱《財富自由之路》時,才故意把腳步放慢,認認真真去理解清楚一個個概念,打好基礎,沒有這些概念,永遠不會想到擁有了它的好處,以及它所帶來的復利效應。
2016年之前,之所以很努力,積極向上,一方面是因為沒有退路,另一方面是我很清楚我不想要什么樣生活(畢業結婚生子能夠看得頭的人生),但是卻沒有想清楚過想要什么樣的生活。直到2016年,才基本想清楚輪廓(想要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我們要一起成長,要一起去看世界,有了孩子,帶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打羽毛球,一起滑雪,一起做飯,一起旅行去看美好的世界,一起完成我們人生的一個個里程碑,比如實現財富自由,比如有機會還是要創業)。
能夠通過深入思考,想明白自己想要的并不容易,整整經歷了26年。
這期間,其實我是被潛移默化的影響了。
2015-2016工作中遇到的兩三個同事,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我缺少的東西,比如思考浮在表面,做什么都不深入,能夠堅持,卻往往原地踏步,沒有任何進步,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玩玩就可以,開心一下就過去,能夠開心地打發時間也是很幸福的,這些其實是在跟他們一起打羽毛球、臺球、滑雪、玩游戲時發現的,之后就開始思考他們是怎么思考的,他們所追求的是什么境界。這里面的任何一個項目他們都會去看專業人士的比賽,以專業人士的思考方式來要求自己運用到這些項目里,比如打羽毛球,動作一定要標準,標準了力道才夠,球出去才有力量,才不容易受傷,接球才不會慌亂,才能夠接到對方打過來的球,打球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思考對方的策略,弱點,如何能夠贏過他們,而我當時的想法簡直弱智,我想著打羽毛球不就是打過去打過來,能接到球,能打過去就行了嘛,跟他們打過才知道,原來經過思考的、專業的打法這么有趣,就開始跟著他們學,學到了一點點皮毛,重要的是升級了認知。還有打臺球,之前的策論就是打不進就往洞口推,從來沒有去練如何能夠精準的打進去,也從來沒想過,打球還要想走位,打完一個球,下一個球怎么打,甚至下下個球怎么打,怎么走位容易打,還不能給對方機會,打球怎么用力打什么位置等等,我才發現這才是打臺球真正有意思的地方,而不是一下運氣好進球的快感,的確通過打臺球這項運動,對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耐心,之前打球看到對手進了好多球就開始慌,你慌就打不好,惡性循環,通過這個還練了自己的心態。
2016年遇到的我的領導,其實有一篇文章已經提到過他了,通過和他一起工作,我看到了他深入思考,想問題很透徹,做事有理有據有節,十分讓人信服,而且毫不吝嗇分享,利用下班時間給我們傳授他多年的經驗和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讓我學會的是他的思考方式、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為人處世之道,他的為人處世目標感就很強。
在這些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發現凡事深入思考,再深入思考,再進一步,你會發現越來越有趣。就像被“得到”營造的這個環境所影響的,寫作也變得很有趣,讓我發現了很多未知的世界,因為未知激起了我不斷往下探索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