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5? 考研落榜
2014/6/20開始人生第一份全職工作
2017/6/24 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
這一串數字很平淡,就像大多數人都曾走過的足跡一樣,最是平淡,無奇。但是,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在職的,仍然想繼續深造的人看到這篇文章。從我的娓娓道來中,給你力量,使你堅定前行的路,給自己另一種可能!
我第二次考研,已經26歲。
距離2014年畢業,現如今已有三年了。就在今年的四月份得知自己擬錄取了,心里的石頭頓時就落地了。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要去這樣折騰?”我想這份堅持來源于自己的“想改變!”我畢業于一所不知名的大學,畢業網申時因為學歷被拒之門外,還有的甚至在面試時聊到自己學校時,后面就不了了之。雖然,大部分企業機構仍是友善的,但自己總想著努力一把,向更高的學府沖刺,同時也是對自己大學四年生活的交待。就這樣,我開始了第一段考研旅程。2016/7--2016/12,和大部分應屆的畢業大學生一樣,我加入了考研大軍,目標國內知名xx大學,每天和室友早上6:30起床,晨讀,直到晚上10:30圖書館關閉,才踏著校園影影綽綽的燈光歸來。可是結果證明,不與之匹敵的夢想,只能是理想。就這樣,第一次和理想短兵交接,敗興而歸。
? ? ? ? 畢業工作兩年后,在2016年三月,工作中常常有大量的空閑時間,一顆考研的心又開始蠢蠢欲動,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后,目標鎖定xx大學,從2016年三月始,便開始了職場人的考研路。同時,自己也列好了計劃,8:30-17:00工作時間、為了充分利用上班的空閑時間,我上廁所的時候拿出手機,在扇貝上記專八單詞,中午休息的空檔,看一篇報刊,晚上下班后翻譯一篇英譯漢(或是漢譯英)。有的時候,工作空閑時,便開始翻譯文章,這樣天天積累下來,我已經積累了三個月的翻譯練習,我不是一個定力超強的人,一天可以堅持學習7-8h的人,但是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疊加,一個月,你可能覺得什么變化也沒有,二個月以后,可能還是什么也沒有,當六個月之后,你將發現那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每天300字翻譯,你將有五萬字的積累,堅持一年,你將有十萬字的積累。3-10月份,自己的重心放在翻譯上,因為學過翻譯的人都知道,翻譯需要日積月累的進步,精雕細琢,才能潤色出一篇好譯文。到了10月份,我開始看政治,因為畢業那年考過政治,內容可能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套路還是懂得,所以政治我只買了肖秀榮的8套卷,和肖秀榮沖刺預測4套卷,我將8套卷的選擇題做了三遍,根據個人認知,將8套卷后面的大題可能會考到的話題,背了一遍。一直在12月中下旬,4套卷出來的時候,我一直在一遍一遍的刷8套卷,背后面的大題。四套卷拿到之后,選擇題又繼續刷了三遍,職場人沒有那么多時間,工作的間隙,基本在背,看著手機或電腦背后面的大題,到臨考前,大題也從頭至尾背了三遍。果不其然,去年政治的大題全部是考的四套卷上的。兩個月時間的準備,政治拿了62分。10月開始,我也開始著手背百科,因為前面幾個月都有零零散散做過筆記,整理了一些內容,所以10月開始只需要將手中的內容消化了,基本還是在背,從10月開始,每天都在大量的背誦,復查,背誦,復查。百科后面的結果也大致差強人意,122分收尾。英語基礎這一門,單詞是基礎,絕對不要以為自己大多數單詞都人數便掉以輕心,一直到考前、我在扇貝app上共刷了2遍專八單詞。作文到10月,保證一周寫一篇英語作文,因為當時身邊并沒有一起考研的同事或者伙伴,所以作文也僅停留在寫的階段,沒有一遍一遍修改,再寫這個過程。如果大家在這個過程中,能自己動手寫,再找老師或同學批閱的話,效果要比我這種好得多。后面成績出來,79大致沒拖后腿。
復試:
二月成績出來之后,根據往年情況,覺得自己可以進復試,便開始準備。復試要考聽力,理論,和面試,權重各三分之一。
聽力:拿專八聽力練習材料聽,事后檢驗,這種策略是錯的,因為當時不清楚學校的聽力題型,便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結果這門考的最差,險些因為這門分數使自己又再次被拒之門外。建議:提前跟學長學姐聯系,摸清考試的題型,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是通過復試,不是在短時間漫無目的增強聽力技能。
理論筆試:認真看參考教材,當時我將參考教材重要的部分一頁一頁的認真做筆記,還在百度文庫上找了大量的解析資料,然后前前后后將這些資料看了三遍。
面試:這門當時發揮的較好,我認為口語面試主要考察的是我們的英語口語,能否清晰有條理的回答導師的提問,并作出回應。所以,針對這門考試,我在網上搜集了大量的面試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一一針對作答,然后模擬考試情景,回答,背誦。除此之外,每天堅持say to myself,半個小時。有的時候在家摘菜,做飯時就在廚房里說個不停,事實證明,這種方法特別適用周圍沒有語言環境,又沒有小伙伴陪練的狀態。
考研沒有讓我變成一個金光閃閃的人,也沒有實現在職場上的升值加薪。但是,這讓以后將成為一位母親的我來說,至少又多了一個為他講述的動人故事。
感悟:一件事做成了可能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比如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高富帥。事物不是只有兩面,那些我們吃過的別人吃不了的苦,終將化作微風迎面,無聲無息,綿綿不絕。
希望今年的你,能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