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十未未
我從小的生長環境里,倡導的都是不求回報的付出,所以長大后,在愛情里,我也是一味地付出,討好,迎合,并不懂得愛自己。
經歷幾年的沉淀,我開始慢慢學習愛自己這件事,以及如何正確愛他人,以及如何在適當的時機再去愛他人。
愛自己,以前我會覺得是給自己買買買,而現在我覺得是吃好每一頓早餐,一天三頓是有很多的食欲欲望的,愛自己就是減少進食垃圾食品的次數,愛自己就是每天早睡早起,去運動,去看書,去記錄,去分享好的經驗傳遞幸福能量。
早晨以前喜歡胡吃海喝,一頓早餐我能吃超級多,其實胃并不需要那么多,現在我喜歡晨跑后蒸兩個雞蛋羹放點蔥花和黑芝麻。
我開始慢慢地學習拒絕,比如確實不合適的人,我不應該怕傷害別人,而應該主動拒絕。還有就是接納別人的拒絕,別人拒絕我,要么是我不夠好,還有就是對方承受不住我的能量。拒絕也是一門藝術,也是愛自己的方式之一。
在情愛的修行中,過去的自己,我總是要求男朋友走路要抬頭挺胸不要駝背,不要抽煙,我總是認為我的話是為他好,我想著讓對方變好,管不住嘴去提建議去說教,后來我才發現,愛他就是尊重他的一切,包括他的駝背吃飯吧唧嘴。要去影響他,引導他,而不是去說教他。我在修行愛人的正確方式。
另一方面,在進入戀愛初期,我總是付出型人格,還沒確定關系,我會忍不住想給他好吃的,好用的,自己的一切工作資源也是無條件給予幫對方的工作提升,這導致對方并不珍惜我,很快獲得,他也很快離開了。原來愛自己不是一味的付出,而是需要有條件的愛,而不是說一直以對方的需求為目標,而放棄自己的需求。
總是舍不得花男朋友的錢,總是覺得自己不配,這樣自然在關系中自己就貶值了。生而為人,人人平等,該需要禮物回饋的時候就應該互相贈予,互相的情緒價值,而不是我一直去愛他,盲目的付出不講回報,我付出的時機不對,因為我不是他老婆,也不是他女朋友,過早的付出并不能得到男人的珍惜。
因此,在情愛的修行中,每個人都需要正確的愛自己,愛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任何事情能顧及自己的感受,不盲目付出,要有智慧,該糊涂的時候就得糊涂,不能耍小聰明,愛一個人的方式要選對,要在對的時機付出。
認識任何一個人之前,都需要反思:
1.我有什么?
2.我需要什么?
3.他有什么?
4.他需要什么?
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在工作上,在情愛的修行上,幾乎很多事情上都要有耐心,要有忍耐力,意志力,責任心,不能自以為是,也不能自卑不配。
每一天都需要健康干凈,靈魂挺拔,低頭做事,微笑做人,每一天都需要修行,如果還沒有遇見對的人,說明修行還不夠,那就別著急,繼續修行,該來的都會來,但你得先主動前行,勇敢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