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就是占有。占有,東西就私有化了,就不是共享的了。
遠古時代,人類沒有買賣,需要東西時拿來就用,用完了就放下來,留給后來者共享。可是我們現在不可能回到遠古時代,什么東西都共享。因為一旦共享,沒有了利害關系,個人承擔的責任就少了,就很難將共享的東西打磨,使之精進。這種共享機制帶來的是人類發展的停滯不前。事實上,正是因為買賣,才促成了市場經濟的繁榮,人類的進步。也正是因為占有,人類不得不開采越來越多的自然資源,慢慢侵蝕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
但這樣的發展不是自掘墳墓嗎?是的。怎么辦?為了拯救自己,人類不得不停止對自己家園的開采,減少資源的浪費,不得不將個人占有的資源拿出來,和同胞共享。這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也是互聯網誕生的必然。互聯網打通了人類生存的脈絡,將一切連接起來,個人占有的東西不斷被拿出來共享。君不見,住房被共享了,除了普通租房,家庭住房空閑短租也浮出水面。出行的方式被共享了,我們一起乘公交,做地鐵,滴滴打車,甚至一輛自行車可以給N個人騎(摩拜)。聽說Google, Facebook, 騰訊,百度,阿里等世界大牛的科技公司都在研發無人駕駛,很快共享汽車就會出現了。或許有人會說衣服總沒有人共享吧,但是KK就預言了,未來世界,衣服也會被共享,想穿什么衣服,直接預定,不穿了衣服會被送回去,凈化,然后共享給其他人穿。可能還會有人說,那食物總不能說可以共享吧,一碗飯吃不完不可能給別人吃。是的,未來我們可能很難做到一碗飯吃不完給別人吃,尤其是攪合過了的,想想也讓人惡心。但是未來,陌生人拼單吃飯一定會越來越多。
為什么未來社會共享能夠得以實現?因為共享的本質是使用,僅僅是使用,而不是先占有后使用。為什么我們喜歡先占有后再使用?這里有兩點原因。一是覺得自己選擇的東西比較安全和放心,二是希望自己以后能長期使用。如果能解決這兩個問題,共享就能實現。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使用的東西的品質會越來越好,只要解決了系統的供需問題,這些東西也會源源不斷的供我們隨時取用。
當我們實現了很多東西的使用,而不是占有的時候,人的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陌生人之間的隔閡會消除,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會越來越強,人們會越來越喜歡分享,人會變得越來越善。拿滴滴打車做個比方,手機打車出現以前,我們經常遇到急事的時候坐黑車,而每次坐黑車內心里都會有些許忐忑,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驗。而現在,每次要坐車的時候,我們很快用滴滴就打到了車,事實上那些司機我們也不認識,我們也不知道那些司機"黑不黑",甚至可以說有些司機本來就是以前的黑車司機。可是我們現在坐上打的車,就感覺比較安全,而且還經常為司機指路,各種侃大山。
誰說科技的發展伴隨著是人類文明的逐漸丟失?真正可能的是,科技的力量會不斷引領人類邁入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