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墨鯽期待了很久的一款新游戲"僵尸戰場"(Zombie Battleground)終于上線了open alpha版本。"僵尸戰場"是Loom Network上的重點項目,而Loom Network的定位正是下一代的以太坊區塊鏈應用平臺。并且有多個評級機構及媒體都認為它是為游戲而生的以太坊側鏈,能夠解決以太坊的性能瓶頸問題。
所以當這個游戲的open alpha版本出來之后,墨鯽就趕緊去下載體驗了一下。畢竟墨鯽記得貌似在某次訪談中,"僵尸戰場"的創始團隊提到過萬一日活過十萬了呢?那大家就都來Loom上開發游戲了。所以墨鯽絕對不能錯過這支潛力股,馬上試玩起來。
"僵尸戰場"是一款構建在Loom側鏈上的卡牌類側鏈游戲,這款游戲現在已經支持Android、iOS、Windows、macOS四個平臺,光這發布平臺就已經吊打眾多游戲了。手機版可以直接在Google Play和App Store上下載,電腦版則可以在官網上進行下載。
背景介紹
墨鯽首先嘗試了Windows版本,光從畫面上來看,精細程度還是比較能打的。
首頁里共有六個部分的功能,其中開包(open packs)和shop(商店)暫時都還未在這個版本中開放。
左下角的"!"是游戲制作人員名單,右下角則是一些參數設置。
最下方的ARMY則是卡牌詳情。我們能看到現在"僵尸戰場"中一共有7種屬性的154張卡牌,其中包括六種元素卡牌和一種工具牌。
六種屬性僵尸卡牌互相相克。具體的相克關系大概是火系>毒性>生命>土系>風系>水系>火系。官方給出的原因如下:
火系比毒性強,因為如果你將毒素和火焰混合,所有東西都會炸掉。
毒性比生命強,因為沒有生命能在毒性廢料中生存。
生命比土系強,因為它從土中生長,并把它打破。
土系比風系強,因為風無法輕易移動土。
風系比水系強,因為水能通電,而風能把水吹干。
水系比火系強,因為它能滅火。
工具牌則是非僵尸牌的卡牌,本身沒有攻擊與防御作用,而是一些輔助道具,能夠給自己buff或者給對手debuff的效果。
除了生命系是23張卡牌、工具類為21張卡牌外,其他屬性的卡牌均為22張。卡牌有分為4個等級,由弱到強,分別為普通、稀有、史詩和傳說,這也與稀有度有一定關系。高級的僵尸會對低級的僵尸產生一些特殊的影響能力。
開始游戲
現在我們從首頁點進play開始正式游戲。當在初次進入游戲時,會有一個新手指引的過程,主要為了給與不了解玩法與操作的玩家一些引導,熟悉游戲戰斗時的操作。
游戲現在暫時僅支持英文版,據官方稱中文版也在計劃中,后續會開發上線。所以大家也不用太過擔心語言的問題。
正式進入play界面后,現在系統支持solo也就是PVE以及VS即PVP兩種模式。PVP現在僅開放匹配模式,排位及好友模式暫未開放。建議玩家可以先在PVE練手熟悉卡牌及游戲流程,待操作成熟后可以嘗試去PVP場匹配對手。
進入游戲后,你需要選擇一個卡組。其中,官方也有一個為了避免新手不熟悉卡牌而不知道選啥生成的一個新手卡組。當然推薦還是熟悉了卡牌后自己去新建一個卡組。
新建卡組的過程中,首先你需要選擇一個英雄,現階段有六種屬性的英雄可選,這與僵尸的屬性是一致的。每個英雄都會有五種獨特的元素能力,這些元素能力不是生來就具備的,而是需要英雄戰斗勝利后升級所得到的。玩家可以從已獲得的能力中挑選兩種能力裝備到英雄身上。
挑選完英雄后就需要選擇卡牌了,卡牌的左上角是卡牌的屬性,右上角是該卡牌召喚上場時所需的Goo成本,左下角是該卡牌的攻擊力,右下角該卡牌的生命值。在卡牌的頁面上都有該卡牌的能力,大家可以多看一看熟悉卡牌的內容。卡牌旁的MELT是熔化按鈕,當然這個測試版本是不支持的。
在編輯卡組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你是不可以選擇克制你的英雄元素的卡牌。比如我選擇使用了土系的英雄,就不可以選用生命系的卡牌。
選擇完卡牌后,我們就可以進入戰斗了,兩個玩家最初都是5張牌。在初次抓牌時,會提供給你前三張牌的信息,你也可以將這三張牌中暫時不需要的牌拖入上方的刷新區,來確保初始手牌的可使用性。
進入游戲戰斗界面可以看到,游戲左下角有個小瓶子,這代表你現在擁有的Goo值。越強的僵尸需要越多的Goo來召喚。每一輪玩家所得到的Goo瓶數都會增加。在第一回合你可以得到一瓶,第二回合得到兩瓶……以此類推。
右下角則是你現在的手牌,正中間是你的英雄,英雄的右上角標注了現在你的英雄的生命值,兩端則是你的英雄的技能,技能有一定的冷卻時間,需要在一定時間后才能得到釋放。在玩家的本輪行動完畢后即可點擊右方的END TURN紅色按鈕結束該回合行動。
當你擁有足夠的Goo召喚你手牌中想要召喚的僵尸卡牌時,你就可以將它召喚到場上。一般的卡牌召喚到場上后會有一個休眠時間,需要一個回合后才可以進行操作。當然也有一些特殊能力的僵尸是不需要休眠時間的,這個需要玩家自行去查看卡牌的具體技能。
玩家可以使用場上的僵尸對對手的僵尸或英雄直接攻擊,攻擊時將會對造成攻擊力相等的傷害,同時攻擊僵尸也將扣取被攻擊僵尸同等攻擊力的生命值。玩家獲勝的方式就是對方的英雄生命值為0時,即使此時對方場上還有其他僵尸,也判定為失敗。需要注意的是,當對方有heavy能力僵尸在場時,玩家是不可以對對方英雄直接攻擊的,必須先攻擊有heavy能力的僵尸。而在其他情況下玩家是可以越過僵尸直接對對方英雄進行攻擊的。
當你獲得勝利后,你將會得到卡包等獎勵品,但是在測試版本中,該功能也未上線。你只能獲取一定的經驗,讓自己的英雄升級,以此獲得更多的技能。
整個游戲的大概玩法就是這個樣子,這次的open alpha版本沒有加入賬號系統,數據也不會被保存到正式版本中,主要還是給大家熟悉一下玩法、常規卡牌以及基本操作。讓玩家在正式版本前可以更熟悉這個游戲。
體驗總結
關于"僵尸戰場"的整個體驗流程還是非常舒適的,在流暢度、畫面的精細度和游戲的競技性上都大大超越市面上絕大部分DApp。154張卡牌雖然不算多,但也可以保證基本的可玩性,后續的卡牌擴展可以再做調整。現階段卡牌的平衡性還比較合適,暫時不存在過于bug的卡組。
提到卡牌游戲確實不得不提《爐石傳說》,它在全球的風靡程度也讓無數卡牌游戲開始紛紛效仿。其實在爐石傳說前,卡牌游戲就作為競技類游戲的重要部分在不同領域活躍著,萬智牌、游戲王、混沌與秩序:對決等等。在爐石傳說大成功后,卡牌游戲制作方也在尋找新的突破點。
無論是萬眾矚目期待的Gods Unchained還是這款"僵尸戰場",都曾喊著打造區塊鏈版的"爐石傳說"的口號。但DApp們即便是在游戲的打磨上下足了功夫,顯然在游戲質量上仍不足以挑戰暴雪這樣的大廠出品的3A大作。在區塊鏈上卡牌資產自持及可流通性的亮點成為了一種彎道超車的捷徑。
Loom全力扶持的"僵尸戰場"能否被市場買單最終決定了Loom這條側鏈的命運,一旦游戲成功后,一定是會吸引新的游戲開發者參與基于Loom的游戲開發商。但另一個角度上,"僵尸戰場"能不能火也需要依靠Loom本身的質量。若如游戲方所說,"僵尸戰場"現階段所有行為都是上鏈操作,那這樣毫無區塊鏈插入的流暢體驗是對新手玩家非常友好,降低區塊鏈游戲門檻,這些特點都是能撐得起游戲實力的。
但同時,不得不質疑的是,在這樣流暢的體驗下,Loom做出了多大的中心化的讓步。在Loom的官網預售中,現僅支持銀行卡美元支付購買預售卡包,并且在官網僅支持郵箱登錄。在郵箱注冊后,據官方解釋,將會為游戲玩家自動生成側鏈地址。這樣將地址私鑰與玩家賬號綁定的情況下有多大的安全風險不得而知。
若最終資產歸屬是中心化的,那游戲的區塊鏈性質便僅僅成為了噱頭,畢竟玩家在乎的核心不是游戲操作上鏈,而是游戲資產所有權。不過這都只是墨鯽的猜想,因為墨鯽本人也不研究技術,只是一個普通的游戲愛好者。這次的open alpha版本讓人有一些驚喜,也不免有一些擔憂。畢竟"僵尸戰場"承載的期待過于高了,它的最終質量不僅僅會決定了游戲的生死,也決定了Loom Network這項最火熱的區塊鏈游戲底層設施項目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