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阿姨來找我做檢查,聊了幾句家常,很自然說到她在家照顧一家老小的辛苦。這位阿姨,16歲母親去世,18歲父親去世,艱難的生活,讓她變得獨立要強,非常能干。聽她講到她的過去,驚訝和婆婆的經歷很像啊,而他們兩個的性格,給我的感覺非常相像,都是很潑辣很要強,不服輸,抗壓力強,總有種斗志昂揚的感覺。
這個阿姨的兒媳婦去年過年時來家里看我,拿了好多東西,不好意思地堆在門口,也不說都拿了啥,走后我清點才發現,竟然還有一條男士圍巾,搞得我總覺得她拿錯了東西,送錯了人。不過也由此看出,弟妹和我一樣,書讀的不少,研究生學歷,人情世故卻很是不擅長,傻實在人一樣。想到她的婆婆,我的這個阿姨,真是感慨,什么樣的人遇到什么人,都是天生注定的嗎?阿姨和我婆婆差不多,我和弟妹差不多,兩家的生活模式,真是很相像。
這些年的摸爬滾打,和婆婆的關系走到現在,很是感慨,慶幸自己學了心理學,一方面更加理解了婆婆,一方面也有了勇氣突破婆婆的控制,勇敢地表達自己做自己。可是這個弟妹,幾次的聊天,給我的感覺是,被束縛地太多了。而她家的孩子,一個男孩,在幼兒園班級了,算是年齡大的,卻是怯怯地放不開手腳,不能和小朋友們融入到一起。這點也很像豆,豆有很多年,都不好融入班里,直到這一兩年才好一些。
從說孩子,很自然過度到弟妹。阿姨家的家務,本不想多說什么,聽著就好。我可以和弟妹交流,但是想改變老人,讓老人放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結果,阿姨很無奈地說了句:“孩子,你不知道啊,我天天好累,現在身體真的不行力不從心了?。≌娌恢涝趺催@么命苦,倒霉,娶了這么個沒出息的兒媳婦。。。。”
我很詫異聽到阿姨這樣說,甚至有一點憤怒,原來在她的心里,竟然是這樣想弟妹的。就好像我婆婆也很無奈,覺得我很笨一樣。
于是我說了好多。我給阿姨講了我們家的情況,講了我的感受,講了老人的付出,給我們了幫助,但是過度地付出,卻成了控制,讓我既心存感激,又有被控制的憤怒,還有因憤怒而生的愧疚感。阿姨聽著,連連說,這樣??!我明白了。我也得放手??!
和阿姨聊了很多。我也越發確定,放手,過好自己的生活,對子女真的是件幸福的事情。我不希望我的父母天天擔心我,為我操心,那樣我會很愧疚,會恨自己。我的父親如今參加各種活動,樂樂呵呵,他的精神狀態讓我特別欣慰,特別受鼓舞。同樣的,婆婆也參加了幾個團體,心情舒暢了很多。我和婆婆的相處,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狀態。而我對孩子,也需要如此。不能只盯著她。只想改變她。做好自己,把一份美好和溫暖傳遞給她,才是更需要的事情。
阿姨總是給我一種男人的感覺,有幾次她愛人一起過來,明顯感覺他倆相處的模式,是阿姨一切做主,一手遮天的感覺。這樣的女強人最好不要做吧。真的在阿姨那里,感覺不到太多的溫暖,只是覺得她很累,很緊張。這也是我自己的狀態,寫下來,算是對自己的警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