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有兩種狀態:低頭走路和抬頭看路。
1、低頭走路,在這種狀態,你會非常專注和聚焦,進入一種心無旁騖的狀態,你往往會忽略周圍所有的事情。
人們常說的: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是這種狀態,當你沉浸其中,時間會過得特別的快。
比如說搭地鐵時看手機坐過站,離開停車場就忘了自己是否鎖車,玩游戲忘了吃飯…
2、抬頭看路,在這種狀態,你不會深入某個細節,而是俯瞰全局。
我們平常就處于這兩種狀態當中,一直低頭走路的話,走著走著就會撞到樹上,而只顧抬頭看路又容易掉到坑里。
大多人數抱怨的,上了很多課,看了很多書,卻一點用都沒有,就像網上那句名言: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就是因為你一直在抬頭看路,沒有低頭走路;一直在輸入信息,而沒有輸出行動。
好的做法應該是經常在兩種狀態中切換。生活中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領導安排你完成一個方案制作,你坐在辦公桌前苦思冥想、抓耳撓腮一個下午之后還是毫無頭緒,不知道該如何下筆。
這時候,隔壁辦公室的小黃電話咨詢你一些其他方面的業務,你不得不收拾心神一一答復她,等掛完電話,你本想上個洗手間再回來繼續琢磨方案,但走著走著,你的腦袋突然“噔”的一下,想到一個超棒的點子,思路一下全部打開了,于是你連洗手間都不去了,直接一氣呵成的把方案搞定。
大家應該都遇有過類似的經歷,為什么轉換狀態之后,你就豁然開朗了?
一直埋頭想方案的時候就是低頭走路的狀態,當你打電話和上廁所的時候其實就切換到了抬頭看路的狀態。從緊張的工作切換到放松的休息,好的想法往往都是在放松的狀態產生的。
叨了那么多,就想引出小強老師的經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你從“怎么做”這種戰術級的思考切換到“我做這件事情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這種整體戰略性的考慮時,你思維高度的變化,總會讓你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