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票市場不斷波動,很多人的賬戶資產忽上忽下,價值投資派,那些給資金判了無期徒刑的人也會相當難受,100萬漲到了130萬,沒有賣掉,一回頭又變成了100萬,就像有人從你的口袋掏走了30萬一般難受。
于是看到投資曲線上下波動,當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坐電梯,總是手癢想賣掉,做個小波段,避免自己的股票坐電梯。包括我自己,經歷了屢戰屢敗的做波段過程,痛定思痛,我發現做波段是不可取的,原因如下:第一,如果每個波段你都可以順利吃到,每個月做個波段吃20%的利潤,你的資產很快就會翻倍、翻十倍、翻百倍。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也就百分之20多。
第二,吃波段需要好幾個操作,無數的決策:1,上漲多少需要賣掉做波段?20%or30%or50%?,2,賣掉后股價可能上漲或者下跌,上漲之后要不要追高,下跌之后什么時候買入,是跌5%還是10%;3、,確認買賣的金額,到底是全倉做波段還是一部分倉位;以上決策中任何一個錯誤的決策都將導致滿盤皆輸。要么賣丟了,丟失了后面好幾倍的利潤,要么無奈高處追高買回來。
第三,李笑來老師在最近的一期專欄中提到:成功= 技能+運氣,不同的領域,運氣占比不同,投資就是一個運氣占比超過技能的領域。其實引申一下,我認為在投資領域,有一些操作是確定性比較強,比如長期來看,指數永遠會在波動中不斷創出新高。而有一些操作確實是運氣成分占比更大:比如,股價明天是漲還是跌上,可以說就是一個純憑運氣的事件。做波段就是預測股價在我們賣出之后會下跌,我們在低位可以接回來。但實際上,我們永遠不要在憑運氣的事件上投入太多的的時間和精力。
那么既然做波段不可取,我們應該怎樣應對股市波動給人性帶來的煎熬,怎樣避免拿著股票坐電梯給自己帶來的失落呢?
第一,倉位不高的時候,可以趁著下跌補倉,拿到更多的低價籌碼,等到一趟電梯坐下來,下次再上漲的時候,你的盈利就會更多。
第二,當某個產品的倉位已經比較高,占到你自己倉位的30以上,可以考慮動態平衡,例如,某產品的初始倉位是30%,上漲之后,其市值已經占到倉位的50%,那么就可以直接平衡到35%或者30%,如果下跌之后也可以補倉。總之一句話,基礎倉位不能賣,千萬不要把自己辛辛苦苦從低價搜集來的籌碼輕松的賣出去。因為,我們這么辛苦的計算估值,參考宏觀貨幣政策,搜集到的籌碼,是要等到資本市場的爆發那一刻才可以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