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書,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看標題似乎沒有什么太吸引人的,似乎又是一碗雞湯喝。所以雖然聽朋友推薦很久了,就是沒有興趣一讀。得益于自己定了他在得到APP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三觀被笑來老師提到的觀念接連的刷新了,按捺不住,終究找來一讀。
越是簡單的概念,越容易被忽略。時間其實是在過后才顯得飛快。每個人都會感慨,時間過得真快啊,英語中的形象表達就是“Time flies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其實,時間都是在一分一秒的走著,并不會走得特別快或是特別慢。只有當我們?nèi)セ貞浀臅r候,才恍然覺得,居然已經(jīng)過去了這么多年,仿佛只是一瞬間,竟恍如隔世。這就是我們的通病,”時間恐慌癥“。時間像漩渦,吞噬你我。細思極恐,其實時間沒有過得很快,時間永遠在慢慢的流淌,人也在一分一秒一天天變老。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心智,精確的感知時間,把時間當作朋友,當你視圖控制它,管理它,抓住它,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把它當作了敵人,掙扎了這許多年,事實上,你對時間的流逝無能為力,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相信我,你并不孤獨。事實上,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我們付出耐心,時間就會陪我們等到結果,從未令我們失望。失敗是個偽概念,人的最終歸宿,終究是灰飛煙滅,而在這個最終歸宿到來之前,只要我們終究在努力,暫時的不成功,只是我們可能會經(jīng)歷的某個階段。
接下來,就是方法論了。
我們能做的,就是拿起紙筆,亦或是打開電腦,記錄下自己每天做過的每件事情的時間花銷,它會使得我們對時間的感覺越來越精確,而不會因為覺得時間越來越快莫名的焦慮。焦慮本身沒有任何好處,只能帶來負面影響。千金散去有可能還復來,時光一去不復回。這是我們開始改變的第一步。
制作時間預算,做重要的事情。而判斷的標準就是,看某項任務的完成是否對你的目標達成確實有益。
好記性比不上爛筆頭。隨身攜帶NOTE,隨時記錄自己想去做的事兒。比如使用列表,井井有條,減少失誤。去超市之前列好自己需要買的東西的清單,比如自己偶爾的所思所感。
制作專門的下一階段任務列表。拿著你的任務列表逐一完成的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專注的你突然創(chuàng)造能力激增,然后你又有了新主意!此時,不要隨意修改自己的既定目標,這樣會讓自己的任務永遠無法完成,而是陷入不停修改計劃的怪圈,列表一旦開始執(zhí)行就一定要執(zhí)行到底。正確的做法是:啟用另外一個新的列表,標題是”下一階段任務列表“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前的任務完成之后,你的那個:下一階段任務列表”上已經(jīng)有相當數(shù)量的、非常具體的待處理項目了。
制定計劃的現(xiàn)實可行性。檢驗方法就是:a:已經(jīng)有人做到了;b:我與那人沒有太大的差距。(簡單提煉下作者的觀點,感興趣的,大家可以去翻書了。)
最節(jié)省時間的做法:學習。按照作者的說法,學習,可以不斷打開人的思維,進入另一個世界,讓人脫胎換骨,體會到重生的樂趣,如此,可以有比別人多活好幾輩子的“詭異”體驗。
意外總是發(fā)生,絕對不是因為你的運氣差,而往往是因為你考慮得不顧周全,并因此浪費了很多時間,正所謂,越努力越幸運。
我想做的三件事(目標終于敢曬出來了):
1. 每天早上6點鐘,可以到小區(qū)門口的學校操場去跑步,6分鐘的配速,5公里的路程,30分鐘左右。
2. 堅持寫作,最好具有可讀性。一來,因為一個人的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取決于他能給別人創(chuàng)造多少真正的價值,即一個人的財富創(chuàng)造能力取決于她的社會貢獻率。你的創(chuàng)造只有你自己覺得有價值的話,是幾乎沒有什么意義的,只有別人也覺得有價值才可以,并且他人的人數(shù)越多,你的創(chuàng)造價值越高。二來,希望以此來梳理自己銹住的大腦,就像對著鏡子對自己做手術一樣,文字記錄并見證我的成長。
3. 還有英文版的專利審查指南,每天5頁的閱讀量,對我來講,實在不是什么難事,希望自己能堅持,如此到年底,也可以完工了。
夜深了,就這么多吧,路漫漫其修遠兮,每個人 的專注點都不同,捧卷一讀,相信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以上,就當是自己的一個讀書小結吧,安了。
2016年9月30日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