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坐在窗邊寫這篇算不上文章的記錄,我覺得很幸福,這是我期盼已久的時刻,能夠寫點什么記錄我的寶寶從出生到現在的成長過程。
懷孕生子是每個女人都要經歷的過程,我想把自己的經歷記錄下來,不管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再經歷一次,這畢竟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歷程。
懷孕31周胎膜早破,我生平第一次坐了救護車去醫院,濰坊市人民醫院。醫生說,胎膜早破寶寶隨時早產,能保一天是一天,接下來是保胎的日子,按照醫生的要求,我拼命喝水保證羊水數量,身體不能離床,每天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因為寶寶隨時可能出生,所以趁他還在肚子里的時候,要拼命吃有營養的東西抓緊時間給他補充營養,還有,保持心情愉快。每天定時做B超,胎心監護確定寶寶情況,個中滋味不多說了,我只能說,到了那個時候,什么費用,什么身材我已經全部置之度外了,我們只能把它當做一場戰斗,全身心的投入。保胎的日子確實很難過,身體是次要的,關鍵是心理,我們要把所有的擔心害怕全部壓下,每天盡量說些輕松話題保持心情的愉快,感謝我的老公在這期間的關心愛護,他的壓力不比我小,還要每天跑前跑后照顧我,想辦法逗我開心,我睡了他還不能睡,要時刻保持關注,以至于到生寶寶那天他累的站都站不穩了,坐在沙發上就叫不起來了。
盡管打著保胎針,幾天后骨縫還是開了,那天晚上肚子一陣陣疼得厲害,沒有經驗的我們還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最后我上著熱敷睡著了,半夜醒來就出血了,找了醫生,醫生看了看說要堅持到第二天早上,然后就是上胎心監護,我的身體止不住的發抖,是緊張吧,要生孩子了,而且生了以后寶寶的情況還是未知的,拼命讓自己鎮靜還是在發抖,最后醫生說要給我打鎮靜劑,我害怕對寶寶有影響忙說我自己能行,就這樣強迫自己睡著了。
生孩子的過程每個做媽媽的都經歷了過了,不多說了,只記得去待產房之前護士長給我做了最后一次B超,說孩子可能不大,我說能有四斤我就很滿足了。我還記得進產房的時候外面的太陽很好,那天生孩子的人好像很少,大大的產房空蕩蕩的,只有我和一個醫生一個護士。生孩子真是疼啊,疼得我忍不住的叫,據說叫的聲音太大把在外面等著生的一個孕婦嚇跑了。。。。。最后生出來的時候,寶寶的哭聲很大,就跟電視劇里面孩子剛生出來的那種哭聲是一樣一樣的,我躺著看不到,只在頭頂的無影燈反光里面看到,額,就不描述了吧,長長的臍帶加寶寶還有血在一起,請自行想象。寶寶還是沒到四斤,三斤二兩,一個護士包起寶寶放在工作臺上,太陽很大很溫暖,寶寶睡著了,因為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沒有床位了,所以在等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的車來接。
作為產婦的我回到病房,旁邊卻沒有像其他新媽媽一樣,大床旁邊有一張小床,小床上躺著一個甜甜睡著的小寶貝,多么幸福的場景。我的寶寶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每天上午十點鐘寶爸要去婦幼保健院NICU病房門口,聽醫生出來說寶寶的情況,期間簽字簽了多少次我不知道,寶寶在里面我們也不能進去看,所有的信息來源就是醫生每天的匯報(所以醫生護士的職業道德真的很重要,關乎性命)。
萬幸的是我們的小寶貝很爭氣,每天傳來的都是好消息:體檢通過,肺沒有問題,心臟沒有問題,血液沒有問題,第二天開始能喝奶粉了,雖然是小小的五毫升,第三天撤了呼吸機,后面每天都很好。即使是這樣,寶寶出院后我看著費用單上二十多個留置針頭,長長兩頁各種抗生素藥物,還是忍不住的掉眼淚。
這一住就是半個月,期間爸爸爺爺每天往醫院跑,各種簽字各種交錢,回來后把情況報告給當時正在坐月子的我,而我的任務就是吃好喝好,保住奶水等寶寶回來。每天用擠奶器把奶擠出來,由爺爺送去醫院給寶寶,一天三次,所以寶寶即使那時候不能像別的寶寶一樣依偎在媽媽懷里吃奶,最起碼能夠吃到母乳,我也少有安慰吧。
終于等到寶寶出院的日子,那天是大年二十八,一大早寶爸爸和寶寶爺爺去醫院接寶寶出院,寶寶奶奶在家負責燒爐子保持室內溫度,而作為生完寶寶半個月從沒見過面的媽媽,我覺得應該是很激動吧,確實,前一天晚上很激動,可是等爸爸打電話回來說開始往回走了,在等寶寶回家的這一個小時,我的心情卻意外的平靜,整理著寶寶的小床,小被子,感覺心里很踏實,很充實,我的寶貝終于要回家了。
寶寶是由新找的月嫂李姐抱著回家的,回家的時候三斤八兩,很小,很瘦,身上臉上全都是皺皺的,眼睛睜開了,但是很無神,總之對于當時很少見到新生寶寶的我來說,一開始真的是有點不敢抱他,甚至當月嫂叫我寶寶媽媽的時候,很長時間有種不適應感。
早產這個詞,一般人很少接觸,打開百度搜索,出來的搜索結果個個讓人心驚膽戰,顱內出血,腦癱高危,肌張力過高,語言遲緩,大動作發育遲緩,等等等等。作為早產兒的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付出是普通父母無法想象的,除了一些外在可以檢查的問題,比如視力發育,肌張力,智力方面是看不出來的,只能靠平時的觀察,還有很多早產兒寶寶一直在康復中心做早期干預,像國內早產兒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的鮑秀蘭教授說的那樣,早產寶寶只有等孩子會說話了,能走路了,才能摘掉腦癱高危的帽子。
一直有人說我太緊張太拿早產當回事,家里老人也總是埋怨帶我們沒事寶寶去醫院,又是查眼睛又是打營養針又是左腦電波復查,我只想說,沒有經歷過你們永遠也不能體會早產寶寶父母的那種日日夜夜忐忑擔心。不能理解我們每次帶寶寶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那種擔憂害怕幾近崩潰的心理,醫生隨便的一句話都能讓我崩潰,我比誰都不愿意帶寶寶去醫院,可這是對寶寶好,萬一有問題的話可以及早發現。不過萬幸,我的寶寶一切都很好。 現在寶寶17個月了,說話還可以,剛剛自己可以走幾步,比同齡的孩子還是有差距,可是作為媽媽我已經可以稍微松一口氣了。
照料寶寶的辛苦所有的父親母親都有體會,我們只是比足月兒父母需要更多的把時間精力放在寶寶身上,而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多的給寶寶吃母乳,多觀察多引導,寶寶抬頭,翻身,長牙齒,會爬,會叫媽媽,這些我都很開心,也很想寫出來記錄,可是我不敢,心里還是一直有擔心,那時候就在心里說,等寶寶會說話會走路了,我一定要寫點東西記錄一下。
寫了這么多,毫無邏輯,像流水賬一樣,我只是想說,我相信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現在每當看到寶寶甜甜的笑臉,每當他親昵的依偎著我喊媽媽,這樣的時刻我除了幸福還有感恩,感謝身邊所有親人朋友的愛護幫助,感謝早產群里姐妹們的鼓勵和交流,感謝上天讓我擁有這么可愛的寶寶,。每個寶寶都是上天賜給父母的天使,祝福所有的小天使們茁壯成長,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