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6號的晚上,我是迎著晚霞去的廣州,當天晚上住在上社,距離學院只有三站路的地方。17號早上5點40送家人去機場。然后一個人在大街上晃悠到了7點回去煮個魚蛋粉吃了。7點40分才出門打的去學院。在學院門口時間是7點55分,心里還想著:唉!這么準時,應該沒幾個人在吧。哪知道去到西樓一看那隊伍已經排到大廳外面來了。我就不知道該說自己什么好了,只能強作鎮定地站在那里排隊,等著領號,心里卻不知道該怪誰。
上到宿舍,打開門,我的腦子有那么一瞬間缺氧了。那種四張連著衣柜和書桌的連體床靠邊,窗明幾凈的學生公寓呢?為什么是八十年代那種住6個人的寢室,還兩人共用一張桌子,每人一個擱物架。衛生間發了霉,鐵架床生了銹,地板上一層黑漆漆的灰塵,腦子里閃過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哥,我能不能住家里?
當肖和小昭扛著行李來到宿舍的時候,我正黑著臉在那拖地,擦桌子,刷衛生間。我相信我當時的樣子一定像別人欠了我幾百萬不還,然后一邊痛斥不還錢的人是孫子,一邊懊悔自己為什么要借錢給孫子的樣子,一邊痛斥這個摳門的學校,一邊懊悔自己為什么一大早起來瞎逛都不知道來排隊。她們倆坐在一起聊開了,看到我沒一點反應就沒敢招惹我。
中午吃過飯回來倒頭就睡,不知道睡了多久起來坐在書桌前開始碼字,寫了不知道多少,感覺睏了又上床接著睡,再醒來就是5點了。郁悶了一天,人也恢復正常了,才開始跟倆室友聊天。原來小昭還是我老鄉,而且是家離的特別近的那種,85年的小妹妹,清清純純,像剛大學畢業的小師妹。說起來話來也很天真可愛,這年頭這么單純的奔三族很少有了。肖是個湛江姑娘,長得特別瘦,做事說話都很麻利,空調的遙控用不了,她兩分鐘就換了個新的回來;洗澡時找不到熱水也是她打電話去弄清楚的。我開始慶幸自己住在學生宿舍,可以認識到兩個有趣的伙伴,這半個月看來不會太悶呢。想到這里心情就好起來了,高高興興地去城市廣場跟家在廣州的同事吃了晚飯。晚飯后同事問我要不要逛逛買點東西,因為餐廳樓下就是個巨大的華潤超市,我說不用,要用的東西都有了。返程時,我們乘坐同一輛出租車,司機為了方便把我扔在地化站對面的天橋下。他指著天橋說走過去再后退一點就到了。于是我一個人就著昏黃的路燈從天橋上走過,該死的天橋居然只搭右邊下橋,意味著我必須走下長長的臺階,然后再掉頭。一路上一個人都沒有,心里毛毛的,走過沒路燈的那一小段路時忍不住撒腿跑了起來。
回到宿舍準備洗澡,發現拖鞋,肥皂,臉盆都沒有,腦子又懵了。小昭提醒我校門口外往右走有個小超市,走快點可能還沒關門。我就只能用跑的了,買完回來走錯路,不小心兜到食堂后面,發現那有個超市,里面的日用品應有盡有。
這么聒噪而漫長的一天終于結束了。明天,又會是哪些糗事在等著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