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海面無風,水平如鏡。我喜歡這種靜風狀態下行駛的感覺。船頭劃開藍色的鏡面,悄無聲息的前行,人的思想也在這遼闊的海天之間任意馳騁。前方恰現一道彩虹,藍天白云,彩虹弄影,清新如畫,一會兒船兒竟然直接穿進了彩虹之中。或許孫猴子一個筋斗上了天,進了南天門就是這個感覺吧。)
油一樣粘稠厚重的海水,緩緩蕩開一層層的漣漪,日光灼射,海面上有一層蒸汽在涌動,分不出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小睡后,睜開迷離的眼,對著這樣的景色發一會兒呆,腦袋里空空的,空氣里有種壓抑的味道,有點窒息的感覺,總覺得不真實,好像是幻覺,是夢境。仔細想想,原來是海上漂久了,大腦麻木了。
用力揉揉眼,甩甩頭,終于清醒了。前方已然出現了一道彩虹。長虹臥波,浮光掠影,“誰持彩練當空舞”,一定是女媧娘娘揉碎了七彩的補天石,才染就了彩虹的絢爛吧。
趕快欣賞這美吧!
一會兒卻發現這虹離我似乎是很近呢。是的,越來越近,船兒竟然直接駛進了彩虹下。“人在畫中游”,說的就是現在吧!可惜沒有風姿綽約的仙子。如果是長袖善舞的仙女,在這虹下,隨著“霓裳羽衣曲”翩翩起舞,才不辜負這仙境了。
而今這仙境,卻有些單調和寂寞了。到底缺少了些什么呢?是的,終日的藍天白云、落霞明月,未免有些空曠了。或許是缺少了荷塘里的浮萍,失了些月夜的朦朧;又或是缺少了康橋的青荇,少了徐志摩的詩情。
這單調和寂寞里,也有別樣的風景。
偶有幾只不知名的鳥兒在周圍盤桓,倦了,落在甲板上,邁著方步,無辜的眼睛盯著我,沒有一絲怕人。我耳邊仿佛響起了“鷗鷺忘機”的曲子,這琴瑟聲聲,讓我突然想到蘇軾“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慨嘆,觀此情此景,不難理解為什么東坡先生要“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了。
還有水里的飛魚兒也想給這寂寞添點生趣,成群地展開翅兒來,飛上一段,又沉入海里。翅膀拍打海面留下的痕跡,瞬間又被凝重的海水吞噬了。海面又恢復了寧靜,但在我的心底,卻蕩開了一圈兒漣漪,無聲地飄蕩開去……
這海天一色的曲調,讓人忽略了時光流逝。
這天人合一的詩境,讓人忘記了歲月匆匆。
拋卻了塵世煩惱,遠離了春夏秋冬……
如是風景。
(二〇一四年十月于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