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不久上高三的小妹給我發來消息:姐姐,我成年了。
我看著對話框里看似毫無情緒的六個字,發出一聲誰也沒聽見的短嘆,繼而回復:哈哈恭喜,趕上90后的小尾巴。
99年生的90后也成年了,我們這一代人終于完全地成為了年齡意義上的大人。
小妹還在上高三,近來與我的對話中,三言兩語總離不開早晚自習、試卷好難、分數上不去、做題好累,高考這二字出現的頻率尤其高。
我仿佛看見幾年前坐在夜晚十一點的教室里的自己,高高摞起的課本資料和試卷在白熾燈下沉默地陪伴著我,直到我們都以為意味著結束噩夢的高考。
但我不能告訴她,你以為生活從此開始了真正的美好,天高地闊,世界屬于你的這種話在高中課堂上振奮著一撥又一撥的莘莘學子,但其實,都是假的。
我一直都覺得,90年代的人在各種標簽之下頑強地生存下來著實不容易,被上一輩人稱為“叛逆”、“張揚”、“非主流”的我們,到現在又被下一輩人早早地稱為“中年人”,第一次聽到自己被冠上“中年人”這個稱號的時候,我感到這個世界對我們深深的惡意。
而我們毫無辦法,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自嘲自諷,看不到什么叛逆張揚了,反而在這個時代一波又一波的浪潮之下拼命尋找一處安穩之地,秋天才剛到就嚷嚷著穿秋褲,熬夜也熬得不太自在,出門隨身帶保溫杯,泡好一杯枸杞茶。
像一條條喪家之犬,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小心翼翼地奔忙,也不敢胡亂發生,各自求穩。
2
看見一個作者寫到,月入上萬還是窮到出門不敢打車,如履薄冰,剛剛好維持下去的生活,怕被任何一個意外打亂到面目全非。
在和畢業不久的朋友們聊天的時候,聽到的全是喪氣話,無一例外地,我們幾乎被繁華的世界壓在最底層,心中高遠的夢想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和工作中消耗殆盡,好慘。
我們討論,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能在現在這樣的世界上過得體面一些,我實在不知道。每年都有一群90后踏出各個學校的大門,然后奔向北上廣和五湖四海,各自為生。我們幾乎不會討論太多各自的收入,同學一場,都要面子的。
即便絕多數人仍在摸爬滾打,戰戰兢兢地工作維生,但那一小撮出類拔萃的人站在高一些的地方,做很多新奇的事情,賺更多的錢,像是在為我們曾受過的委屈打抱不平,向曾經看低我們這一代的人證明某些事情。
但其實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無論在哪里,無論我們在做什么,多少錢都無法緩解我們在這個時代之下生存的壓力和焦慮,哪怕只是一丁點,都沒有辦法。我們非常努力地將自己融于世界,是因為其必要性,如果不這樣的話,那應該怎么辦呢?
這個世界還能允許落魄的人擁有美好的生活嗎?
我看見那些在學生時代喜愛分享生活,在社交賬號上發生活狀態的人也都漸漸沉默,一遍一遍地刷全是微商廣告的朋友圈,偶爾有朋友在凌晨發個晚安,已是莫大的欣慰。
3
世界太大了,我總覺得以個人之渺小,在偌大的天地之間存活是在是辛苦。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才真正覺得自己不再是孩子了呢?回頭想想,應該是第一次聽到已經有人稱我們90后為“中年人”了的那一刻。自稱寶寶的我們只敢在年齡相當的人群里這么打趣,但真正的稚氣就像秋天早晨的薄霧,在陽光下一點一點的消散,直至一片大亮。
或許這就是征途,我知道每個人的前路也都會漸走漸明朗,畢竟一個中年人,已經沒有多少試錯的機會了,我們一切都很緊張,不管是時間,還是金錢。
要感謝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給予我們這一切,鶯鶯燕燕從身邊飛快跑過,我們見得到偉大,也見得到微小,但最終,還是要在塵土飛揚的大道上,看清自己本來的面目。
有人是為偉大而戰,而我只想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