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培訓企業來說,每一個新年的核心工作都是一樣:招生推廣!去年做的怎么樣,做過了總結;新年要怎么做,招兵買馬也做過了規劃。此時此刻的作為教育人的你是信心滿滿,還是在苦苦探索?
招生推廣,引流轉化就是教育企業的結,是心結也是情結,不斷地解,不斷地遇到更大的挑戰:
效果不好,招不來人;
市場預算是個無底洞,錢花也不是不花也不是;
在一個變革的時代,缺少精通線上線下推廣的人才;
學員招來了,留不住……
這些問題縈繞不去,新年依然伴我們前行,你打算怎么面對?
(一)我們知道的營銷方式
首先,傳統營銷三件寶:廣告、渠道、價格戰。
我們走在地鐵通道里,就常常見到教育企業的廣告,線下鋪天蓋地的攻勢依然是大企業宣傳的標配,不一定是認可線下廣告的性價比,但是為了占據用戶認知,宣傳造勢,有資金和資源實力的企業愿意承擔這個投入。
一旦形成自己豐富的課程資源,課程標準化,就可以考慮走渠道,放代理。
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往往花不起線下廣告的費用,自己的課程不多,也還沒有獲得市場的普遍認可,預走渠道而無門,價格戰似乎成了唯一的稻草。
其次,到了網絡營銷的時代,我們終于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低的門檻。
網絡打通了渠道,極大地降低了傳播的成本,眼花繚亂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互聯網并沒有改變營銷的本質,但讓營銷的技法層出不窮:郵件、微博、SNS、SEO、網站聯盟等。但如果我們把這些當成網絡營銷的全部就有失偏頗了,營銷是一個體系,這些方式解決的往往是觸達用戶,引起興趣,傳遞信息的第一步,和前互聯網時代,貼電線桿上具備創意的廣告海報沒有本質區別。
我并沒有去否認這種網絡營銷的導流方式,就想表達兩點看法:
1.這不等同于營銷,請先培養完整的營銷思維;
2.這已經不是網絡營銷的發展方向了,要去探究更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問這種網絡導流還有沒有用?有的,但我們去看他的成交率,品牌形象,復購率等,大多是低效的。
再次,依靠人的力量,拉人頭傳播。
想想阿里巴巴的“來往”就知道了,上線初期,阿里人全員動員,全部要裝“來往”APP不說,每個人還有指標地去找七大姑八大姨下載應用。
我可沒有說這就是社交紅利,依靠社交網絡的力量是我們要探索的方向。依靠人的力量主要有幾種體現:
1.直銷和傳銷,這里不解釋直銷和傳銷的區別,請自行百度,要說的是他們的銷售理念和方式的共通之處,就是人和人之間的直接銷售,消費者可以成為你的銷售人員去售賣產品服務,獲取傭金。還有微信的二級分銷,三級分銷,都是依靠人頭在傳播。培訓企業的課程推廣可以適當借鑒這種方式。
2.粉絲傳播,羅永浩的粉絲喊出“你只管認真,我們幫你贏。”小米手機推廣初期也是借助了粉絲的力量。
3.社群傳播,基于共同目標,價值觀的群體的彼此影響。
4.社交紅利,產品和運營的社交屬性,促進了用戶間的傳播推廣。
以上這些方式你都用了哪些?別急,還有——
(二)我們要更新的認知
1.更新對時代的認知
中國的互聯網經歷了三個時代:
web1.0時代是網絡面向人,單向信息傳遞的時代,代表是網易,搜狐,新浪這樣的門戶,推廣的途徑是門戶的廣告位。
web2.0時代可以人與人交互了,用戶開始參與內容制作,代表是交互社區,像天涯社區,微博,這個時候因為網站有了用戶自己產生的數據,出現了瀏覽器搜索,推廣就需要買關鍵詞,競價排名,出現了SEM,SEO。
現在,算是web3.0時代了,是人—網絡—人的三方交互,特點是人工智能,移動互聯,信息跨界,去中心化,代表有微信、知乎、網紅直播。
我們發現很多一流的企業連廣告都不做,小米、蘋果買關鍵詞做廣告嗎?后來小米有了廣告的目的就不是單純的為了產品推廣了,而是要封殺品類和占領用戶認知,所以我們一提到黑科技就想到小米。
2.更新對市場特征的認知
(1)看到不等于選擇
你可以大肆推廣,通過噱頭賺足眼球,但消費者看個熱鬧后可能還是不會選擇你,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看到你也看到你的競爭對手了,給消費者提供選擇你的理由了嗎?
(2)宣傳到位不等于植入認知
每天大量的信息攝入,我們的腦部已經會自動地對信息進行分區了:確定有價值的,記下;判斷會有用的,保留;沒感知的,忘卻。我們的宣傳推廣只有給消費者錨定了認知才有價值。
(3)要創造興趣、價值、標簽和使用場景
這是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喬布斯直言“消費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告訴他們應該要什么”,我們對產品服務的宣傳應該能為用戶創造興趣,新的價值認同,身份標簽和使用場景。
(4)去中心話,市場推廣的價值在用戶之間
想想你自己現在做個消費決定是信商家的宣傳多,還是信消費者評論,親朋好友推薦的多就知道了。市場動作應該要能在消費者間產生回響。
3.更新能力認知
你還認為公司的崗位一個蘿卜一個坑能滿足市場要求嗎?我有一個朋友的培訓企業做論壇營銷比較成功,通過論壇里的宣傳和優惠誘餌,為QQ群導流了上萬人的潛在客戶,但因為服務和轉化能力沒到位,轉化成客戶的比例很低,很多潛在用戶又流失了。
對此企業有兩個應對辦法:一是培養增長黑客,公司要有多面手,T型人才,知道怎么做推廣拉新,也知道怎么維持活躍,付費轉化,還具備產品和技術能力;二是打造項目制團隊,圍繞一個項目能迅速調配相關崗位的人員,通力合作。
(三)下面我們聊聊應該怎么推廣的“新舊價值鏈”
我們企業是怎么滿足市場需求,提供產品決策的?
我們把這個決策過程當作一個價值鏈,舊價值鏈是這樣的:
第一步:找到一個“普遍需求”,比如中國有數量巨大的英語學習者;人人都渴望有好的身材,所以健身教程適用于每一個人;只要是經濟獨立的人都需要學習投資理財;
第二步:基于這種“普遍需求”提供產品服務,我們來教英語吧;我的健身教程老少皆宜;我要建一個綜合性的投資理財網校平臺;
第三步:確定價格,渠道,投入營銷推廣;
第四步:好像市場認可遠低于預期,陷入培訓內容同質化困境,增長乏力。
這個過程有沒有很熟悉?可能是我們很多培訓企業經歷的“價值鏈”過程。
我們來探索更多的可能,看看新價值鏈應該是怎么樣的?
新價值鏈:
第一步:描述用戶畫像,分歷史畫像、當下畫像和未來畫像,我們要理解過去,分析現在,引導未來;
第二步:針對用戶畫像,提煉需求,進行需求描述,這里的描述就不是普遍需求的描述了,而是要像完形填空一樣去使它豐滿:在什么場景下?以什么形象?付出什么代價(時間、金錢)?達到什么效果?收到什么反饋?
第三步:基于以上的需求描述進行產品服務的生產或包裝,以品類或者特性的定位,在消費者心中植下認知,埋下能讓消費者之間傳播的價值點。以品類定位的例子有“學挖掘機到藍翔”“新東方廚師”,以特性定位的例子有“混沌研習社——中國創新者學習社群”。
第四步:進行營銷推廣
第五步:公司的市場部只是一個出發點,啟動人的力量,用戶間傳播。
從推廣招生的角度,對新老價值鏈舉兩個例子:
英語培訓的舊價值鏈是:
學英語是普遍需求,所以我提供英語培訓。推廣招生:因為我老師好,課程好,服務好,還便宜,所以你們要來我這里學習。(真有給客戶為什么選擇你的理由嗎?)
英語培訓的新價值鏈是:
學員的歷史畫像是經歷過多年學校的英語教育,有點底子,但畢業幾年不用又還給老師了。 學員的當下畫像是即使不在外企,工作中也有時會碰到需要是英語的地方,如果會英語,能體現超過同事的軟實力,好跳槽,是持續學習力的體現。 學員的未來畫像是英語好,能洽談外國客戶,出國旅游不需要翻譯,有三五外國友人更彰顯新白領身份。
提煉的需求就是:只需要花較少的錢(平均每天多少,每節課多少,或買個一年的學習權限多少),只要每天早起半小時,飯后20分鐘或睡前半小時,堅持半年,就能在辦公室同事的艷羨眼光中流利的和外商打一通電話/在星巴克和外國友人暢談/出國旅游和當地人自由交流,獲得同事的贊譽,上司的賞識,迎來更好的工作機會。
在推廣招生的時候要把上面提煉的需求包裝進你的宣傳里面去,其次才是傳統的優勢:價格、外教、課件、服務等。
做IT技術培訓的舊價值鏈是:
IT從業者需要提升技術能力,所以我提供IT培訓。推廣招生往往使用兩個賣點:保證就業、拿高薪。所以學IT你要選我。(但好像所有的IT培訓機構都這么說)
IT技術培訓的新價值鏈是:
學員的的歷史畫像是學校里學的基礎語言,沒有項目經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 ?學員的當下畫像是工作時間不長,實踐中技術盲點很多,不知從何補起,需要有老師(過來人)給予實戰經驗指導 ,編程語言跟新快 。 ? ?學員的未來畫像是能迅速積累項目經驗,通過過來人分享系統的掃除盲點,能跟隨上編程語言使用趨勢。
提煉的需求是:我只需要每天工作之余拿出一個小時,能在系統經驗證的知識框架內,有的放矢的學習,還可以即時獲得老師的指導,掌握最新的編程語言,8個月后能負責一整個技術項目。真正升值加薪,獲得同事領導認可。
基于此來做招生推廣,原有的宣傳優勢,比如名師現場授課,畢業后保工作,先進的機房等作為補充價值說明。
因為市場宣傳是基于用戶畫像分析,需求提煉的,這使得宣傳面不會很泛,更有利于以品類或者特性進入利基市場的用戶心智,便于在聚焦的群體中傳播。如果想覆蓋更廣的用戶群,可以針對每一個用戶群體提煉一套新的價值鏈,少兒英語和成人英語的宣傳點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兩個群體之間也不會相互產生影響。
教育人應該革新自己對用戶價值的認知,追求更加科學有效的市場和運營方法,這條路,我們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