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視頻突然火了,原因是開始大家都看笑了,后來卻很多人都哭了。
一天晚高峰時間,交警在路上巡查,看到一輛車停在主干道上,當即上前詢問。
車內有一名女司機,說自己不久前才拿到駕駛證,現在下班開車回家,自家小區附近在施工需要繞路,導航和路況不相符,她不知道該怎么回家了。
新手上路,這也沒什么,誰知該女子突然放聲大哭,邊哭邊喊"我連導航都不會用"。
女子哭著說她已經連續加了兩個星期的班,今天好不容易能在正常時間下班,本以為可以早點回家做飯的,結果卻找不到路了。
最后,交警安撫了該女子,并在前面開著摩托車引路,把這名女子送到了小區門口。
網友評論里,有一條點贊接近5萬:讓她崩潰的不是找不到路,而是生活。這喚起了很多職場人士的共鳴。
01
成年人的世界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
尤其是職場人士,連續的加班,老板的批評,同事的抱怨,客戶的投訴,再加上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累積在一起,不知道哪件事就會成為壓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讓你突然間徹底崩潰。
很多上班族都遇到過類似情況,但絕大多數人能挺的住,不會當眾崩潰和發泄,但現實中,總有一些人要比別人更脆弱更敏感,也更容易心態不穩,這種人統稱為高敏感情緒者。
如果你是高敏感情緒者,你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是總被某些人或某些事推著前行。
你對別人的情緒高度敏感,富有同理心及共情力,看到朋友傷心,自己更加難過。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你收獲更多的友誼,這是高度敏感有利的一面。
只是對于個人來說,高度敏感更多的是會帶來負面影響。
你可能會對他人的言行舉止經常性的小題大做,過度解讀;你會經常懷疑和擔心別人對你的看法和評價;你還可能因為害怕傷害他人的感情,反而放棄了自己的立場,諸如此類。
02
你可能也了解自己的狀況,很多次在心里告訴自己不要被情緒控制,不要把別人的意見和反應看的那么重要,但可能并沒有什么成效。
比如說,早晨上班你看到同事進來了,和她打招呼,她卻不怎么熱情,你似乎還看到她瞪了你一眼,你頓時覺得是自己惹她不高興了。
類似的情緒,經常出現在職場中高敏感度人的身上。
對于這種情況,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自己的情緒,并把情緒和導致情緒產生的原因聯系在一起。
也就是說,你要先記錄下自己現在的情緒,再寫下具體的觸發情緒的事件,然后問自己你是否能解決這個問題。
像剛才打招呼的例子,你要先記錄自己的情緒,比如說是忐忑不安很擔心,然后寫下觸發事件,和同事打招呼,同事不高興。
接下來就是問問你自己,能解決同事看似不高興這個問題嗎,這里有個要點,解決同事的問題,不是說去管別人的事,而是要解決你的情緒觸發器,重點在于『和你有關』。
所以,你要去同事那里解決困擾,提出的問題應該是:我看你不怎么高興,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一定是要和你相關的,而不是直接去問同事你怎么不高興,這可能讓同事覺得你多管閑事。
職場上再好的關系,也是同事而非朋友,私交是可以有的,但應該保持適當的尺度。
如果是關系還不錯的同事,你問完了是不是自己惹她不高興,她也許會回答你,不關你的事,如果是公司相關的事,她可能還會和你吐槽一下讓她不高興的這件事。
那如果不是公司的事,回答了不關你的事以后,她就不會再多說了。
這是一舉兩得的事:首先,你表達了對同事的關心,可以加深同事對你的好感;其次,你解決了自己的問題,明白你的情緒不一定就是現實,庸人自擾、徒增煩惱。
這種方法可以說是讓你直面情緒產生的根源,停止情緒重播和自我折磨,長期練習,可以幫你有效改善你的高敏感狀態。
03
我們前邊提到,如果你是個高敏感情緒者,你會感覺自己的生活里到處都是他人的行為,他人的情緒和他人的生活,對他人一切的感知充斥著你的大腦,你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別人身上。
所以,要克服你的高敏感情緒的負面效應,對外是要直面情緒根源并解決問題;對內則是,建立你對自我的認知,發展自我身份認同。
你對自我的認知影響著你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對自己的認知不夠準確,你就會承受他人的情緒和掙扎。因為你完全不能把自己和他人的體驗區分開,這也是我們前邊提到的高同理心和高共情力的來源。
正是你對自己缺乏準確的認知,會使你難以管理自己的情緒。
反過來說,如果你對自我的認知是正確的,你就可以準確看待外界事物和同事以及他人的反應,不會認為別人的舉止情緒都和你有關或是由你造成的。
04
高敏感情緒者分為很多種,我們現在著重討論并提出解決方法的是其中的一種,用大白話說,這種高情緒敏感者是玻璃心想太多,說的書面一些,這些人是職場上的自我厭惡者。
產生自我厭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在自己和他人不斷地比較中造成的,也可能是受到了他人對自己評價的影響。
但無論是什么原因,想要建立自我認知,發展身份認同,“停止指責自己”是最重要的一步。
停止指責自己就是要直面事件的真相,用事實說話,當你直面事實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任何關于自己的定論都沒有基于事實,你腦海里對自己的指責只是你以為的。
外在情境是導致他人做出反應的原因,這對每個人都是適用的,而在職場中,外在情境是多種多樣的,你只是萬分千分之一而已。
和你比起來,老板對同事的影響比你大多了,這意味著,老板讓同事不開心的概率比你更高,所以,不要把什么反應都歸因在自己身上。
關注事實,能讓你認清事情的真相,也讓你能更加準確地認識自己。
學會了正確地認識自己,就會顯著的減少你感受到的壓力,從而讓你擁有更加輕松快意的人生。
歡迎關注訂閱,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水滴識穿的善用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