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在學校讀書時候,做題不是對就是錯,不是上就是下,這種二元對立,0和1的博弈的思維放在生活種行不通,作者提到一個新的思路是拋開對立,由是非題轉化為選擇題,把選擇權交給了對方,這算是老子道德經里提到的,吾不敢為主,而為客避,這樣就避免了毫無轉旋的輸贏局面,怎么做呢?
第一:列出結果清單,根據對方給出的是非選項,如果自己接受可能出現的哪些結果。
第二:選擇不利結果:從結果清單里選擇對對方最不利的一到兩條,比如自己為了不耽誤本職工作,匆忙之中完成了額外工作,卻質量不高,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對老板來說是不利的結果。
第三、讓對方選擇,暗示對方,如果接受他提出的要求,可能會導致不利的后果,比如你要我再做那些工作可以的,但是因為手頭工作比較多,可能會出來的結果沒有那么好?你看這樣可以嗎?適用邊界是如果在進行這樣選擇權轉移時,確實是因為對方提出的要求超出了合理范圍。
A1 最近作業輔導班一個同學奶奶總是要求我不斷給孩子添加作業,還不斷暗示另外輔導班都要增加作業的,這個孩子的狀態是聰明,但是討厭重復。如果我拒絕奶奶要求,奶奶會認為我怕麻煩,如果我同意,這也違背我的教育觀點,孩子的厭學情緒會增加。
A2 第一步列出結果清單,如果我接受她提的方案,最不利對方的結果是孩子會厭學情緒嚴重。作業是可以增加,只是孩子討厭學習的情緒更嚴重,到了青春期孩子會更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