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前四問:今天做了什么?錢花在哪了?拿到什么成果?做事有什么漏洞?
今天做了什么:
看完了《關鍵對話》、《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看了1/3、看了曹將、語姐今天的推送、賭場對加強賭性的設計等等
錢花在哪里了:借了3500元給老妹急用
拿到什么成果:
比如曹將提到的:
(1)期望值管理,一下子不能對人太好,一時得嚴厲以后,你的表現或者態度足夠好,會對你非常親切,這時讓人有如沐春風的感覺,而不是一下子對人太好導致對方對你沒有敬畏。
啟示:有時候不要太好說話,適當吊吊他人胃口也是不錯的,否則人家根本吃定你了。
(2)打造私人關系,更方便溝通和提高效率。
(3)和大家站在一起:盡量為部門爭取利益,爭取到了加分,爭取不到跟大家一起吐槽。(有點像納粹黨為了爭取民心制造一個假想敵的感覺,就像美國為了打壓中國,充當東盟的老大,故意說中國威脅論來分化中國與東盟的關系,給東盟制造一個共同的敵人一樣)
(4)樂于助人,重復博弈,積累社交貨幣)如果是剛交往以后不再見面,不在此列。
漏洞:早起要趁早,要記錄自己每天所花時間的時刻以及做了什么事情。便于后期復盤反思。
比如語姐提到凡事做到優秀肯定會越來越好,就不會有什么其他無用的煩惱;要不要跟孩子買培訓班學滑輪:考慮時間、金錢和興趣,兼顧其他效益。
2,轉發鏈接時應帶上介紹語而不是純發出來,宣講成就時順帶分享自己經驗和教訓,更好。而不是純粹自娛自樂的自嗨。
3,評價時應該肯定對方好的一面,再比較你與對方觀點不同的一面,最后做出補充,更容易為對方所接受。比如秋葉大叔提到貓叔的日更可能因為太忙了寫出來的,但是最好的文章都不是出于這樣的。入情入理,更讓人所接受。特別是最這個字很經典。
4,學習各種框架,然后把知識往里面塞,在經過大腦刻意練習,養成這種習慣,不斷成為自己的本事。框架是前輩高人們總結出來的,只需要多多努力去學習就好了。剛開始不要貪多,先把一些框架練熟,然后再學其他框架,然后再把它擴大,再練熟,循環往復以后,漸漸的變成自己的習慣性意識,那個時候你再看很多東西就很不一樣了,你得腦力就會集中到更加有分辨度的事情上了。
5,學到一些好句子框架先記下來,然后把它用自己的語言再組織起來,比如:
還有一種人,他文章的內核明明是實用型,卻還要披一身皮,偽裝出“高格”,格是上去了,但什么下去了呢?閱讀量。
刻意練習:xx明明。。。。卻,。。。上去了,什么下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