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秀
2019年1月20日? 星期天? 大寒
數九嚴寒,植被和昆蟲皆已進入冬眠狀態,唯幽香的臘梅迎著寂寥的風霜悄然吐蕊,枯澀的農田和墨綠的麥苗,坐等一場嚴冬的瑞雪,給大地獻上一份豐盛的禮品,除去病蟲給耕田帶來的危害。
四九,本是冬令最寒冷的氣候,而因暖冬現象,卻未曾領略寒風剮臉的刺痛,也未曾有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的景象。
今年的雪,就像做游戲那樣躲躲藏藏,和塵世間開足了玩笑,幾次雪花飛舞,眼看著一場大雪就要覆蓋大地,正當人們開心得手舞足蹈時,沸沸揚揚的雪花,還未曾把地面披上一層薄紗,就噶然而止,讓人好生失望。
由于地球日漸變暖,到了交冬數九,茫茫上蒼一直憋著一股勁,不肯給大地施舍一片皚皚白雪,讓人間缺少冰天雪地的那張靜美的明信片。
我不禁感嘆:今夕,寒何去,冰何從,雪何往?
記得小時候,天天都是火串串的,不怕熱,也不怕冷。每到“三九四九,冰水走”的時節,老家經常出現大雪封門的景象。大人們一大早就起床,穿著高木屐,拿著鐵锨掃把,忙碌著各掃門前雪。孩子們一看下大雪都樂壞了,乘機跑出去滾雪球,堆雪人,打雪仗,在無人的雪地里踩腳印。棉褲腿和棉鞋陷在尺把深的雪地里,被融化的雪水浸透都不愿意回家。小手指凍得像大紅棗,也不懼冷。只是兩小手快速搓搓,送嘴邊哈幾口熱氣,又繼續瘋耍起來。
家后的小河上,年年都結成厚厚的一層冰。這時,河東到河西就從冰上走過,不用繞很遠的路。整個冬天,小河的冰面就是兩岸孩子們的樂園。溜冰,打凍得溜(陀螺),還經常有人滑個日本慣(滑倒),河面上笑聲不斷,聒噪的喊叫聲很遠都能聽見。直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小河上的冰層都沒有完全融化。
有了這如童話般的冰雪世界,讓孩提的我感覺干枯的冬季并不漫長和無聊,反覺得比和暖的春秋天玩得更帶勁。
而今,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增長,免疫力逐漸減退,也越發的懼怕寒冷,每年的冬天都喜歡懶在溫暖的被窩里不出來。因為家里一直做農藥產品,生活規律也和大自然的盛枯息息相關,莊稼在冬季里轉入輪回,我們的生意也跟著消停下來。
因為我是個冬天出生的屬龍人,冥冥中,生活規律就像真正的一條龍,和蛇蟲一起進入冬眠狀態。
春節一過,小草反青,莊稼拔節,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我也伴著春風,在陽光下又活蹦亂跳的蓬勃起來。
年年周而復始的循環著,過著輕松閑淡的冬令時光。習慣了的我,也樂于過這樣半年閑的日子。
我雖害怕寒冷,但每到冬天,心里都氤氳著一份期盼,希望落一場大雪,來彌補一下冬季閑暇的空白,有了雪景,也讓寂寥的冬季過得有點聲色,讓懶散的精神也活躍起來。即便是天氣再寒冷,也會愉快的帶著相機徜徉于戶外,聆聽雪花飄零的聲音。宣泄那份“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的雪中情懷。
如今的冬,卻很難遇一次紛飛的大雪,更難一見河上結著能走人的厚厚冰層。總覺得剛賞完晚秋的落葉飄零,還沒有接觸到寒風的刺骨,一晃就已接近新年。
時間像東去的流水,瞬間即逝,大雪無雪,大寒不寒,這是何等的自然景象!年復一年暖冬現象無法再恢復到從前,又是多么令人深思的問題。
為了環境污染能降到最低,我們都應該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大寒里那份冰天雪地的唯美畫面,重回到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