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金豈
曾經,很多人認為,我們內心只住著一個自我。IFS認為,我們的內心住著不同的部分,管理者,消防員,流亡者,真我等等。
真我,是我們內心平靜,安寧,喜悅的誕生之地。每個人即使踏遍高山、河流,走過人群,仰望星空,依然只能在內心找到真正的自我。
一旦我們和自我產生深刻的鏈接,不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化,我們都將在內心感受到平靜和安寧,我們的話語和行為,都講真正符合我們的內心。
在我的經驗看來,管理者的部分,通常是成長的環境形成的,或者理智,或者悲觀,或者愿意討好別人,或者善于批評,這些管理者,似乎是內化了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的部分人格,以適應環境,但是這些人格都不是真我,而是為了適應環境而生存。
消防員,往往是發展出來的應對極端情緒或者情景的角色。游戲,發呆,做愛,過度運動,暴飲暴食,沉溺于其中便可以逃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防員,以短暫的快樂,逃避內心的空虛和脆弱和無助。評估消防員的標準,就是我們是否沉溺其中,是否真的享受這個過程,并視他為生命意義的一部分。
而流亡者是最需要呈現和說話的部分,在治療中我發現,當我們邀請流亡者進行表達之后,流亡者的力量便會立刻消解,本來它被壓制,像一個憤怒的巨人,但是當你讓它表達之后,它逐漸變小,甚至變得弱小和缺乏力量。
所以,是我們的恐懼和害怕,為流亡者提供了力量,也讓它在呈現的時候更具破壞力了,當我們給予它機會的時候,它會逐漸正常化。
治療中,我們可以采用空椅子技術,讓來訪者假想自己的一部分正坐在椅子上,然后運用另一部分和椅子上的部分對話。
當然,用格盤也是可以的,我們放置一個真我在中間,然后用不同的人物代表各個部分,每個時間里,讓兩個部分,充分對話。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要有充分的敏感度,去識別,是來訪者的哪個部分在說話,并協助其在正確的軌道上,然后,在偶爾有些部分突然沖出來的時候,讓這個部分“退后一步”,為兩個對話的部分制造充分的對話空間。
這樣做的方式,不是為了消除不好的部分,而是為了增強內部領導力,讓各個部分之間更加和諧,當我們和自己的內部部分和諧相處時,我們也就越能和外部的人更好的相處。
從投射的角度來看,我們對外部的人的情緒,本質上來說,就是我們和內部人關系的反映。
李金豈?點亮家庭品牌創始人
情緒轉化療愈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治療師,私人心理顧問、家庭成長教練、團體治療師。曾帶領溝通、人際關系、個人成長、家庭探索等多種心理工作坊,為航空管理局、企業、中小學、幼兒園多家單位提供心理服務,薩提亞國際LEVEL1專業訓練班學員。
微信:179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