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有一個閨蜜,從小玩到大的那種。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廝混在一起,同一所小學一個班級。那個眼界和認知都匱乏時代,她一直陪著我。
我當然也有其他朋友,不過跟她比起來,始終顯得黯淡無光,太容易被忽視和遺忘。至今我還是能記住很多小學同學名字和樣貌,甚至比閨蜜記得還要清晰,但在這56個同學中,我與除了她以外任何人都失去了聯系。
這種類似的情況始終揮之不去的圍繞著我的生活。
初中畢業后,我完美得避開所有小學同學,獨自來到一個陌生的群體。三年時間,我有玩得要好的同學,也一起上廁所,聊八卦,互贈平安果。然而,除了家里的座機電話,就再也沒有可以留下聯系的方式。
升入高中,依舊沒有一個熟悉的面孔。又一個三年,再一次失聯。
這些人并不是一畢業就斷了感情沒了消息,上了大學我們也有聯系,甚至去過對方的學校,可有的人還是無聲無息的沒了蹤跡,不知道多久沒聯系,微信什么時候被刪的也不知道,電話已成空號,手機通訊錄里的人換了一波又一波,等想起來的時候,又過去了好些年。
對了,也沒有人和我進入同一所大學。
大學時候在文藝部待過,后來分到舞蹈團當副團長。另一個副團長是一個街舞跳特別好的男生,就是我朋友圈出現的珣哥。據他所說,他是“被逼上位”。我也想到桀驁不馴的他自然是不愿意參與這種無聊又瑣碎的工作。所以從那一次開場舞排練出現過后,他就神龍見首不見尾。
在之后的一年里,舞蹈團基本就是靠我一個人運作。協調各部門的時間,安撫所有人情緒,帶著幾十人排練,服裝、舞臺、道具等大大小小所有事情,都是我一個人頂著巨大壓力一點點熬過來的。
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變的“獨斷專行”的吧!
工作以后,擁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大部分工作需要獨自完成。喜歡親力親為,反感別人插手,習慣了一個人做完所有事情,盡量不尋求幫助。
執拗的要死。
我從未參加過同學聚會,一次也沒有。
曾經失聯的小學、初中、高中同學,通過微信群的建立了都聚集在一起,熟悉的名字陌生的頭像,巨大的改變不同的人生。當初沒有交情的現在也不會因為水群而突然迸發出多么深厚的友情,即使我還在家鄉,想必也不會有興趣參加這樣的聚會,還是相見不如懷念吧!
我太不擅長維系友情。
很少主動聯系朋友,總是擔心對方會不會不方便、是不是在忙。打電話不喜歡寒暄,總是直奔主題,有事說事。不善于溫柔安慰,經常疾言厲色。
從“雞頭”到“雞尾”4962.42公里,我遺忘了很多人,也被很多人遺忘了。我唯一能做的也是一直努力去做的事情,就是在朋友們需要我的時候,用自己的陪伴溫暖著她們。
內心深處一直很感恩不離不棄包容著不優秀的我的你們,我總會在某個不堅強的夜晚,想起那些或可笑或溫暖或感動的瞬間。誰說回憶不具有任何力量,回憶,是荊棘路上的希望。哪怕我真的被全世界所遺忘,有你們,我再也不會感到孤單。
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