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
第八天
今天,繼續拆解文章。
文章:《還在苦哈哈模仿范文?你與寫作高手之間就差這一點》。
來源:“弘丹在寫作”公眾號。
作者:吉佳。
本文主要介紹了“研究拆解法”。
一、開頭部分
提問:寫作路上可能遇到的一些避不開逃不掉的問題。
舉例:舉了一個學員的例子。
引出觀點:拆解優秀文章的技能,對于提升寫作能力至關重要。
二、正文部分:
01、方法不對,拆解白費
“研究拆解法”就是邊拆解邊研究,在拆解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我有更好的寫法嗎?
普通的拆解做法,一般是拿到一篇文章,按照從前到后的閱讀順序,進行歸納總結。
普通拆解方法的不足:
第一,滿足于“填鴨式”的拆解筆記。
按照一篇完整文章的七大要素:選題、立意、標題、開頭、結構、素材、結尾進行拆解。看起來是拆解了文章,其實只是還原了文章的大綱,對于大綱背后的來龍去脈,卻不加思考。
第二,忽略了優秀文章的亮點。
機械的拆解,難以把握文章的亮點。如果不會把握亮點,拆解時會不理解這篇文章有什么好。
第三,明知道別人的亮點,就是學不來。
看了很多文章,自己還是學不會。
02、進步是思想“摩擦”的結果
“研究拆解法”分成三個階段:拆前思考、拆中對比、拆后復盤。
以閱讀量10萬+的一篇文章為例——《自稱“鄉下土豬”,要拱“城里白菜”,這屆高考生我差點看不懂》》進行拆解。
第一,拆前思考
第一步:在打開正文之前,揣摩標題。
第二步:猜想作者會寫什么?
第三步,構想如果自己來寫這個話題,會從哪些角度選題立意?
第二,拆中對比
開頭:
以熱點言論,自己與作者一致。
核心立意:
“這種洗腦式的動員,苦大仇深式的勤奮,從短期看確實是一條捷徑。但長遠看來,無異于飲鴆止渴?!?/p>
對比自己的選題,“家庭教育”沾邊了,不過人家更勝一籌。
結構:
看到以上的立意,選擇怎樣的結構?是總分總,并列,還是遞進?拿出一張紙來,寫出自己選擇的結構,并給每一步部分取一個小標題,看能不能邏輯自洽。(這一步很重要)
思考過后,再對比范文的結構,就會有新發現。
素材:
如果用原文的結構,自己會用哪些素材呢?
拿出一張紙,在每一級標題下寫下自己可能會用到的素材。
在對比素材的時候,不是原模原樣套用原作者的素材,而是要觀察作者的素材來源以及素材元素的多樣化。
素材來源比如:知乎、公號、書籍、其他網絡等。元素的多樣化,列如名人的例子、生活中的例子、權威的圖表等。
只有在這些維度上進行對比,很多異同點才會被暴露出來,就能知道范文為什么優秀了。
第三,拆后復盤
在拆解后填一張表格。
思考從范文中的收獲,分析范文成功的規律,這是復盤的核心。
復盤拆解的過程,可以使我們留心爆文的核心亮點,掌握規律,為我所用。
拆解方法正確了,提升寫作能力是水到渠成的事。
03、寫在最后
“研究拆解法”拆解的不是文章本身,而是找到通向“高手”的路徑。
“高手”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所有勤奮的人都能成為高手。
唯有勤奮+正確的方法,才能成為高手。
學習寫作也是一樣,思考、對比、復盤能幫你理解好文章的創作思路,最終成為寫作高手。
【學習體會】
這篇文章,干貨滿滿。令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過往的的學習更多是是機械的拆解,初級的模仿,所以進步很慢。
未來,要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刻苦的練習,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