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就是老天爺給我們發的工資。”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文/天下網商記者 寧函夏
編輯/聶磊旻
平均走兩公里,重復上百次俯身、扒土的動作,扎史次姆才找到一顆松茸。
扎史次姆是香格里拉德欽縣的藏民。每年7月到10月,她和家人就會進山采摘松茸,一家人一年能采上千斤。這種只生長在沒有任何污染、人為干預的高海拔森林中的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出產量少的年份,一顆能賣到千元。
扎史次姆上小學的時候就常跟著爸爸在山里“尋寶”了。20年前,松茸還不值錢,尋著了只當是加餐的野味。如今,全家一年60%的收入都來源于此。出口、電商、物流的發展,讓這種稀有的高營養價值菌類得以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反而,扎史次姆沒有再吃過松茸。
云南松茸產量占全國的40%,其中香格里拉松茸占云南省鮮松茸出口量的65%以上。
“松茸就是老天爺給我們發的工資。”
去年村子里有人在尋松茸的時候遇到了黑熊,被抓成殘疾,大家驚恐之極。可到了第二天,藏民們依舊踩著點“上班”,沒人愿意偷懶“翹班”。
夏季,早上5點是村子蘇醒的時間。上山的路是去年修的水泥路,騎摩托車20分鐘就到了山腳。路旁的河道水流湍急,村里的老人說是金沙江的上游。
進山尋寶
“嗷、嗷”。
“嗷、嗷、嗷”。
這是父女倆的暗語。清晨的山特別安靜,扎史次姆彎腰低著頭,盯著腳下,時不時拿手杖撥弄著大樹下的雜草,不知不覺便與父親走散了。在沒信號的山上,一旦走散,這種原始的呼叫要比手機更加方便。
今天的運氣很好,不到半小時扎史次姆就找到了第一顆松茸。她用手把松針撥開,弄松周圍的泥土,手杖輕挑幾下,松茸便出土了。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扎史次姆把松茸從土中翹出
松茸多長在土軟、覆蓋植物茂盛的地方。一級松茸一般長7-9cm,不能開傘、頭尾大小一致,肉身較硬,營養價值最高。在香格里拉,和扎史次姆一樣8、9歲就上山,懂得如何找松茸的孩子有很多。手杖、帽子、運動服、釘子鞋、背簍是常見裝備,采好的松茸會用特殊的袋子包裹起來以保持色澤。
藏民們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單獨行動。大家在村子附近的山頭采摘,即使是一家人,大多也分開上山。這樣的做法,一方面是為了擴大“尋寶”范圍,另一方面,避免自己找到的菌坑被別人發現。
“自己的窩窩不能給他人看見了。就像你們銀行卡密碼一樣。”扎史次姆在山上碰到熟人,相互交談了兩句,然后默契的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她小心翼翼的用松針掩蓋好剛挖出松茸的菌坑。過不了幾天,又會有新的松茸長出來。
從早上5點到下午3點,藏民們往往要在山上待上10個小時。午飯需要提前一晚準備,飯團或是糌粑,沒有菜,5分鐘不到就吃完了,他們要把更多的時間留著尋找大自然的饋贈。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阿初采到一顆松茸
30年前,一公斤松茸賣3毛;現在,一公斤松茸市場價在500左右,品相好的松茸價格更高。人們只要通過淘寶就可以享受這種珍稀的食用菌,無論是千里之外的上海、廣東還是日本東京,世界各地的松茸都是藏民們人工采摘的成果。
路邊的交易市場
下午6點,村子通往鎮上的路邊零零落落停了6輛車,這些是從香格里拉來的松茸收購商。德欽縣離香格里拉有2個多小時車程,為了保證松茸的新鮮度,收購商每天開車過來收貨。
4個村子共51戶人家,沒有一家不采摘松茸的。像是趕集一樣,藏民們背著竹簍陸陸續續從村子走到路邊的收貨點,不一會就聚滿了人。
等人差不多到齊了,交易就開始了。
格榮圖丹來德欽縣收購有9年了,是當地較大的收購商,和他交易的藏民最多。對于藏民來說,義氣很重要,一開始和誰交易就認定了誰,除非對方不公道,要不然接下來的幾年里都不會換人。
現在,格榮圖丹正坐在碎石地上,旁邊的塑料袋里裝著今天剛從銀行取出來的幾萬塊現金,他拿著蘋果手機,開始對著稱算價。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格榮圖丹(中)正在與村民進行交易
收購價根據市場情況,每天都會不一樣,但總體來說今年的價格差不多比去年高了一倍,原因是雨季來的晚,因此松茸出的晚,供需矛盾,導致價格翻番。
給松茸稱重的場景是一天里最熱鬧的事。各家采了多少公斤,掙了多少錢,現場給鈔票,全村的都能知道。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一位藏民拿到了當天的“工資”
今天,阿初、妻子和兩個女兒都上山了,一共采了15公斤松茸,到手的錢超過千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阿初笑著把鈔票揣進兜里,圍在一旁,繼續看著其他村民稱重。
交易結束的藏民們并不會立即離開。大家會聚在路旁,談著山上的趣事,家里的繁瑣。人群中,兩個年輕女子小聲交談著,小伙子們目光時不時掃向她們。
晚上9點,格榮圖丹回到香格里拉的倉庫。接下來,分揀、包裝、發貨,他們要一直忙到凌晨3點。未來72個小時內,這些松茸就會通過生鮮物流,出現在你的餐座上。
年輕藏民在淘寶
晚上9點,是阿初一家人睡覺的時間。
大女兒斯南拉木有些睡不著。她今年19歲,在昆明上大學,專業是藏語言文化。在學校,晚睡早起已經成為習慣。
每年的暑假她基本上都是在山上度過的。今天她一共采了3公斤松茸。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圖右為斯南拉木
放暑假剛回來的時候,媽媽就迫不及待讓她幫忙在淘寶上買條裙子。媽媽不懂漢語,斯南拉木幫她搜索了想要的關鍵詞:外套、紅色,頁面出現了各種式樣的衣服。
斯南拉木在高中的時候就學會淘寶了。那時沒有手機,她就托村子里的姐姐代買。
去年雙11,她想給爸爸買一套衣服,結果被拒絕了。阿初覺得網上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的,不踏實。但他不知道,女兒送他的手機殼就是在網上買了,用了一年多,還挺好。
因為運費的緣故,斯南拉木很少直接在淘寶買東西寄到家里。她一般會在上學的時候買好,寒暑假帶回家。全國的大學如出一轍,中午或傍晚幾家快遞公司把車停到學校門口,給學生們發取號短信,以避免排隊太久或現場出現混亂。
昨天,她把朋友爬山時的“慫照”發在了微信“兄弟姐妹群”里,大家笑著互相發語音,聊到很晚。還有幾天就開學了,斯南拉木和朋友們約著這兩天到香格里拉逛街、去ktv唱歌。
年輕一代的藏民們,會說漢語,漢字寫的溜,網絡、娛樂生活,都不在話下。
光老天爺賞飯不夠
“杉杉妹妹,支付寶是什么,怎么下載?”
向格榮圖丹要貨的商家,大部分都做電商生意,來回轉賬常用支付寶,格榮圖丹聽說這樣轉賬方便,手續費便宜些,也想注冊一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晚上10點,格榮圖丹和大家一起分揀松茸
杉杉是其中一位電商商家。因為是云南人,大一的時候別人找她代購松茸,賺了1000塊錢。而后,她賣鮮花餅、西雙版納紅糖、野生菌,順理成章成為了一名淘寶店主。
采摘后的松茸會隨著時間流失營養,為了快速送達到消費者面前,絕大部分商家都用生鮮專線。特別是松茸,快遞公司會開通專門的冷藏干線和快速通道,保證松茸在24小時里送達到消費者面前。
像是順豐,還會在寄送發貨前會自行檢驗一道。如果24小時里送到消費者面前的松茸發臭,他們也需要擔負一定責任。
7月6日,順豐在香格里拉舉行了“松茸寄遞解決方案”發布會,杉杉受邀參加。巧的是,就在前一天,中通也在同樣的地方、同樣的酒店舉辦了一場相似主題的大會。
按照每箱500g計算,杉杉這4年一共賣出超過3000箱松茸。她的箱子里除了松茸和冰袋,還會贈送消費者黃油、芥末、醬油。新鮮的松茸,用黃油煎上5分鐘即可,或者用小刀刮開外面的泥土,蘸著醬油、芥末直接吃。她通過手繪圖介紹了12種烹飪的方法,做成一個小冊子發給店鋪每一個客戶。
松茸季一旦過去了,她就開始賣產鮮花餅,冬季則上架適宜煲湯的野生菌,還有紅糖、竹蓀,都是云南當地的特產。
松茸季一旦過去了,阿初便去山下找活干,蓋房子、看貨他都做過。女人們則在山上,豬、牦牛、青稞、老人,都需要她們照顧。這么看來淘寶的出現真的是有很大的用處,同時也打開了咱們的交易范圍,打開了市場,上述所說的問題是藏民們做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做淘寶賺錢,大家是不是覺得這種感覺很溫馨呢?小編一直向往的生活呢,但是話說回來,淘寶運作方法被藏民的用的想必也是得心應手了,其實上面說的只是一種,做淘寶有很多種方法,就比如說現在興起的店淘,通過軟件的功能解決了很多比較繁瑣的問題,就像上貨,發貨,推廣之類的繁瑣事情用軟件操作就好了,小編這里想說,咱們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說希望咱們向著自己的方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