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為偶然的機會,得到兩張贈票,去國家大劇院聽了一場名為"G大調的旋律"祖克曼和美國太平洋交響樂團音樂會。毫不妄自菲薄的說,我的音樂素養真的一般,五音不全,簡譜也識得亂七八糟。所以去之前對這場音樂會沒抱太大期望。期望越低,越有驚喜,好像成了人生鐵律了。
昨天的音樂會就是一場驚喜。前面說了,我音樂素養一般,所以很難向專業人士做出關于技巧、編排等客觀的評價。我的感受肯定來自于主觀,但好在音樂就是一門主觀的藝術。我覺得驚喜的原因是我的身體有了共鳴。怎么形容這種共鳴呢,就好像一股電流通過你的腳或手,有種酥麻的感覺,又或者我的腳和手好像音叉,隨著樂器的震動而不同震動。美妙至極,詞窮。
除了身體有共鳴外,整個過程中我還不斷在感嘆,樂器怎么能發出這么多有辨識度的聲音,小提琴靈動,大提琴低沉,黑管清亮,大鼓有氣勢,組合在一起就是一段一段的旋律。整個演奏過程,我一直很好奇,這段聲音是哪個樂器發出的,全程高度集中。還有讓我感到好奇的是打擊樂的樂手,站起來的時間不定,每次使用的樂器不定,也是觀看過程中的一大樂趣。
音樂會的官方時長是1個半小時,最后2個半小時才散場。為啥,因為觀眾一直在和樂團做互動,樂隊不停返場鞠躬,觀眾不停鼓掌,樂隊再返場鞠躬,觀眾再鼓掌,······。不過整個氣氛真的很好,很活躍。
很慶幸昨天在下大雨的時候還堅持聽了音樂會,太值回票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