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個月沒見,外公又老了許多。可能是感冒的緣故,他看起來,不是特別有精氣神兒。下車時無力又緩慢地挪動笨重的身子,走路時身體有點前傾,呼吸隨著步伐的加快而變得不穩定,嘴巴微張著,口水差點流出來,我牽著他往前走:“外公,把嘴巴閉上啦,把口水吞下去。”他照做了,沒一會兒,卻又張開了,我只好一次次提醒。
因為吃飯的地方停車難,所以他們只好把車停在附近的酒店,然后走過去。大城市里的綠燈太短,斑馬線太長,外公的步伐,跟不上。城市生活的快節奏等不及外公蹣跚的步伐,我緊張地牽著外公過馬路,還沒走完,燈就變紅了。好在那些理解人的司機,兩道車燈射過來,卻依舊停在原地,等我們走完,他們才踩下油門。
外公的幾個孩子見他這般模樣,又是無奈著急,又是心疼生氣,看著自己的父親身體越來越老,腦子越來越童心,說不出的復雜滋味像一只無形的手,緊緊地捏住他們的眉頭,始終皺著不曾松懈。快到吃飯的地方時,外公說想上廁所,于是舅舅帶他去了。
我們等了好久,他們才回來。舅舅生氣了,一回來就跟我們說:“現在連上廁所都不會了!”隨即學著外公笨拙的模樣演示給我們看,外公不小心弄濕了褲子,而我,避開旁邊服務員投來的眼光,紅了眼眶。
外公這次出來,是來復查病情的。阿爾茨海默病第一階段,輕度的老年癡呆癥。對生活沒什么熱情,不愛動,嗜睡。媽媽跟我說,老人越老,就變得越像小孩兒了,想要別人關心,需要人哄。
在等上菜的時候,我一直跟外公聊東聊西,大部分是我問他答,我說外公我來幫你拍張帥帥的照片吧,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我多想時間走得慢一點甚至能夠凝固住,不想讓外公那么快就衰老下去。
看他端著碗略微抖動的手,抖得我眼淚都快出來了,趕緊低頭扒了幾口飯,愣是把米飯和著淚咽下去,又夾了好多吃的給他,可是他卻因為口腔潰瘍嘴巴痛,吃得很少,真是讓人心疼。
知道他們要來,我已經提前訂好房間了,本來打算吃完飯回酒店的他們卻臨時決定當晚回家。舅舅說,外公狀態不太好,不如回家休息得舒服些。
外公竟有點抱歉地對我說:“不好意思啊,我這身體不聽話,給你們添麻煩了,等下次再去你學校看看啊。”老人家這突如其來的道歉讓人心疼,身體不適,不是他們的錯啊,可他們還是會覺得麻煩了子女,而內疚。
我挽著他的手,不住地點頭,強忍再次調皮的淚水:“好啊,下次來我帶你們逛學校,還要帶你去嘗嘗星巴克的咖啡跟家里的的有什么不同呢,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嗎?”他咧嘴笑著,繼續緩慢地,往前走。
突然想到寒假時,有一天,外公突發興致地問起我關于智能手機的事情。他好奇微信搶紅包怎么搶,好奇手機里怎么會有錢,好奇為什么買東西可以用手機付款,好奇二維碼是個什么東西。
沒有接觸新鮮事物也不懂的他突然問起來,我卻慌亂了不知怎么跟他解釋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科技常識,最后費了好大力氣,盡量用最最簡單易懂形象貼切的比喻去跟他解釋這些問題。
末了,他慢慢地說:“人啊,活到老,要學的東西太多咯,學不過來了,跟不上了。”這世界變化太快,他的腳步變得越來越重,就像鞋子里一點點地被灌進鉛,跟不上這變幻莫測的新世紀了。
思維一旦慢下來,就很難再恢復原來的靈活了。當老人的大腦內某種物質一點點消減最后不復存在時,就再難有以前的健朗了,不僅是指身體上,還有心理上。而我能做的,除了時不時跟他打電話聊聊天,似乎再也擋不住時間和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吧。
窗外的雨嘩嘩啦啦已經下了一整天,而我,無比懷念那個明媚的下午,陽光柔和得剛剛好,我把小桌子搬到陽臺上,備好紙和筆,硬是拉著外公出來曬太陽動腦子寫日記。我看完之后,心里很是驚喜,“外公,你今天鍛煉身體啦?還叫我起床溫習功課啦?”他笑著說:“我寫小說。”
看著陽光暖暖地撒在他的“小說”上,眼淚再次模糊了視線,“小說”里面的我,還小,他也,還很年輕、健康。
或許,這也是他懷念的,那個年輕歲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