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新聞厲害了,先是騰訊爸爸大手筆領投了快手,緊跟著馬云爸爸宣布大文娛帶著“新土豆”殺入短視頻賽道。這陣風口眼看著就要飛的越來越高了呢。
如果說去年淘寶最亮的一個產品是什么,無疑非“二樓”莫屬(淘寶首頁每周定期出現的,通過懸停下拉,出現的二樓頁面和承載的內容,以下簡稱“二樓”)。這個簡單的下拉動作,拓展了頁面和業務的空間,也成就了新的一輪營銷高潮。產品功能還是那個簡單不過的功能,但二樓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產品。
今天想掰開揉碎,細細的講講,作為現象級產品和營銷手段,和我做過的二樓產品功能,以及短視頻在當下的瘋狂。這些、這些的想法和分享。
情懷遇上了新鮮感,造就現象級產品
要說現象級產品,這幾年在印象中說得上例子的,一個是順風車,一個就是淘寶二樓了。且先不說造就了多少關注度和成交量,成為現象級產品的條件,應該是出色的、超出預期的、上癮的用戶感受,加上引發風潮和關注的效應。所謂“現象”就是讓人瘋狂成為了社會潮流吧。去年第一季推出的時候,所有人眼前一亮的是“哇 原來首頁可以“掏出一個”閣樓來看內容的呢”。加上短視頻方興未艾,咪蒙的還在打工度日,B站也還只是二次元范圍內的世界,這樣形態的產品在電商界里猶如引發了一場營銷革命。
上一季“二樓”用“一千零一夜”這一婦孺皆知的概念切入美食類目,再疊加上“深夜食堂”這個IP的邊緣認知,完美的在深夜里擊中了一大票的“半夜報社黨”。PGC視頻的拍攝,融入淘寶營銷團隊特有的黑色幽默,每段短片都有節奏和個性鮮明的印記,讓人印象深刻、回味無窮。關聯的商品,通過主推款、次推款和一堆樓層商品,一次次的突破夜間單店單品類的成交轉化的記錄。
于是,這就是新鮮感疊加上了情懷,用短視頻和二樓的形式完美融合。堪稱去年營銷界的典范之一。
功能雖簡單,但產品并不僅是功能而已
要說二樓和短視頻的功能,是個入門的產品汪都能分分鐘掰扯清楚。從第一季的“二樓”,到今天所見的第二季,一些細微的改變也在可見地、欣喜地進化著。這里我們來簡單分析,也順帶說說我做了某街二樓功能的看法。
這一季的二樓更加的個性鮮明,從前兩集用“小哥哥肉體”引來的舔屏特效之外,在交互上也有了全新的感受。首先是預熱期間下拉背景和開機屏預告提前植入,并在上映前幾晚的特定時段開始出現的“頂部炫光”效果,非常地誘導關注。在上映期間,融合“季”的回顧和“集”的連貫性,將兩季的故事串聯的恰到好處。倒是商品露出并不像上一季那么的“營銷感”,但也呈現的更加主次分明,減少了數量,增加主推款的曝光和與對內容的“回味無窮”的關聯。特別的特別,新增了評論模塊(相信這一定是小編精選過的),簡直光看評論就能腦補出更多劇情,已有對網易云音樂的故事型評論造成壓力之勢。
其實不論怎么說,淘寶二樓這個產品本身,功能算不上復雜,交互也簡潔易懂。那話說回來,為什么造成了天量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呢?可以這么說:
有情:一個有情的內容則會觸動人的情感神經,讓你不自覺的聯系到自己。
有趣:有趣的內容一定是在某種程度上是出乎人們意料的,這樣的內容往往能夠讓人印象深刻,讓人持續記憶并形成自發的傳播。
有用:我們之所以對有用的內容趨之若鶩,和這個趨利的社會、浮躁的時代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有品:我們之所以對“有品”的內容感興趣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多數的生活狀態都沒有達到我們的理想中的要求。
有毒:有時候恰恰是閃瞎眼的內容能激發人的興趣,并且自發的傳播。稍稍“有毒” 的內容會激發我們內心的沖動向周邊擴散并樂此不疲。
所以說,功能簡單,但產品不僅僅是功能本身,研究透了用戶和市場,和怎樣用業務把他們都串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產品。
人人都想做的商業變現,短視頻有天生優勢
再說到短視頻,無疑是最近仨月里又一陣新的風口。而短視頻做營銷,也是與生俱來天造地設。在電商領域,淘寶二樓在短視頻營銷上面做的非常成功,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可以借鑒的模版。而話說回來,短視頻和視頻一樣,并不是新生事物,為什么最近半年又被推到風口上了呢?
我們來從短視頻的優勢來看。之所謂短視頻,當然是時間短,三五分鐘就能看完,看了有解悶逗樂之功效;同時制作周期短,不用大制作投入,誰都能參與的低門檻媒體。
首先,短視頻傳播的成本很低,短視頻在短時間內占據了大量的流量入口,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并且短小而社會化的呈現形式能在短時間內繼續更多的關注能量,用戶接受成本低導致曝光和互動的增強;
其次,決策成本降低,同樣是遍布社交網絡的短視頻內容,用戶的觀看和選擇十分便捷,隨時通過碎片化時間就能獲取,搏自己一樂,加上4G的普及,短小的視頻內容更方便與在非wifi環境下即看即走;
第三,內容是最為關鍵的要素,我們喜歡飛碟說是因為一分鐘就能get一個小知識,喜歡看“二樓”是短小的故事和商品的關聯讓人回味無窮,喜歡看papi是因為她的吐槽功力容易讓人產生共鳴。這些因素,就讓短視頻在移動流量成本極低,碎片化嚴重的當下時代里,又被吹上了天。
而發展到今日,短視頻行業也在進一步的細分。傳統視頻制作行業正在努力的向著這個趨勢靠攏。行業分化與細分會進一步加劇。這么來說:傳統成片內容(正規電影、電視劇)憑借自身囤積的流量池(優酷、愛奇藝等),能吃到足夠的廣告紅利;而許多腰部內容和垂直的營銷大號會轉向電商等嘗試,但大多都會無疾而終;更多的長尾,很多沒能成勢、起家就是小型影視制作公司的PGC團隊會退回到原有單純的內容制作方角色給人打工度日——于是巧了,頭部長視頻依靠平臺流量和IP版權繼續發光發熱,而腰部和長尾的玩家,借助內容優勢和短視頻這一輕巧的形態完美變身,可以在新的賽道理繼續走下去。
再回到商業化的問題上看。下半場開始,誰都想借助上半場蓄的力和積蓄的用戶做最快最高效的變現,在尋求商業化模式的路上,大多數人會選擇「社區」「內容」「電商」三條路子。而社區、內容本身,用戶對其通常抱著“看看就好、漲漲姿勢”的態度在關注和瀏覽;而對電商而言,用戶進來就是抱著“讓我逛逛,有啥好買”的心態看內容,于是結合到短視頻這一形態,場景化可視的內容,結合導購的目的和轉化,往往會更比單純的社區和內容有起到“電視購物”般的效果。
誰都在追著變現跑的年代,不賺錢往往意味著投資人的斜眼和對未來的隱憂。手機淘寶在經歷這一年的個性化轉型之后,首頁的內容已經能做到前一秒看過的商品,下一秒相關內容(問答、 專題、視頻、直播)在首頁呈現了,原有的“類目、活動、頻道時代”已經過去。流量天花板之下,“二樓”掏出了新的空間和新的變現方式。短視頻在電商領域的機會已經成熟,比較沒有人會對一個有趣而打動人心的內容say NO。
-----------
以上,引用內容整理自網絡,觀點撰寫于個人。我是產品汪,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