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持一根類似于竹子或棍子的東西當(dāng)作武器,一動不動杵在那兒候著。
心想,五大三粗的一個大男人和一只狗叫囂,他不認識邊牧也就罷了,至于動用暴力嗎?心眼小得容不下一只狗,作為一個男人,他那龐大的身軀和他當(dāng)下的行為舉止顯得異常不對稱----滑稽、猥瑣和卑劣。
最重要的,由始至終,我們家邊牧犟驢根本沒有傷害過任何人,人走人的陽關(guān)道,狗走狗的獨木橋;何況,犟驢是一只有教養(yǎng)的狗,比人更甚,說真的,他心里裝得滿滿無窮樂趣,沒辦法和恨他的人計較。
臆想出來的恐怖,我要為此向你負責(zé)嗎?我不能消除你的恐懼。
我們,因狗的事,再次狹路相逢,怎么都躲不開,防不住。同在一個小區(qū),因為一只狗,關(guān)系緊張,人類的文明和禮貌蕩然無存,因為一只狗引發(fā)一場場荒誕和吊詭的爭端。
這一片綠油油的草坪,就在我們家后院。它不單只屬于人類,還賞賜給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犟驢。這里適合打滾,奔跑,放任地飛翔。為了可以舒心地暢玩,我們避開人群,找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彼此互不打擾,不要說人怕狗,其實,我們更怕無禮和無理的人。這個男人在他不常出沒的時間和地點突然竄了出來,于是赫然發(fā)生了開頭的那一幕。
我承認,犟驢看到與他差不多同齡的小朋友,會興奮得忘乎所以,向人搖頭擺尾,又蹦又跳,釋放出來的善意常常被無知者誤讀為具有攻擊性、侵略性,犟驢趨前向小朋友問安,小孩害怕得嘰哩哇啦地又喊又叫,禍根就此埋下,因為誤解一只狗的善意,讀不懂犟驢的語言。
第一次見到這個男人,他就怒懟:“把你的狗拴起來!你的狗再往前一步,我就打死他!”狗在這片人不常出現(xiàn)的青草地上奔跑不行嗎?戰(zhàn)爭升級為人身攻擊,無禮地指著我怒罵:“你這個帶眼鏡的家伙,給我過來,老子教教你……”
人活生生地把自己變成一頭野獸。
我不得不承認,視頻隨手點擊,不難羅列一堆狗咬人的事實,但是,被無度夸大的一部分真相,不能一再被妖魔化成為必然的事實。狗咬人當(dāng)然是主人的錯,問題不是在狗本身,而是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或操縱生死之大權(quán)又自認為有管理權(quán)的人身上。誤解因為互不認識對方,連最簡單的狗語都讀不懂。當(dāng)一只狗放低身子、縮小體型、壓平耳朵、舔舐趨前,左右晃動尾巴,這都表明,他在向人類釋放友善。人既有種種管理權(quán),難道不具備對被管理物該有的常識嗎?
當(dāng)人駕馭不了一只狗的時候,是人的悲哀?抑或狗的悲傷?
據(jù)報道;近年來,惡狗傷人事件頻發(fā),中國每年賣出的人用狂犬疫苗,都在1000-1500萬人份左右,差不多相當(dāng)于5000-7500萬支疫苗,產(chǎn)銷量都高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數(shù)據(jù)的80%,也就是說全球80%的狂犬疫苗都讓中國人打了。這個報告,不是說明狗有多可怕,而是人為的災(zāi)難有多嚴(yán)重。
不是每一只狗見人就咬,不是每一只狗都會咬人。不知有多少錯誤的教導(dǎo)一直輪回在播放:“不要靠近大狗,大狗會咬人!”事實上,咬人的只有大狗嗎?只有大狗才具有威脅性嗎?為什么我們從小教育小孩與動物產(chǎn)生敵對,而不是教會孩子和動物和諧相處?認識動物的屬性?不是以睿智和善良應(yīng)對?我?guī)状蔚慕?jīng)驗里,大人們總是無端地制造恐慌,告訴小孩,大狗(動物)有多可怕,多駭人。而孩子也不知是出于喜歡或是厭惡,有吐唾沫的,有做狀踢狗的,有學(xué)得比狗叫得更兇猛的,就沒見過一例,好好地問:“我可以摸你的狗嗎?”“我想認識你的狗,他叫什么名?”
一個成熟的教養(yǎng)當(dāng)然來自一個成熟的教育,話題難免又回到人身上。
狗和人,人和狗----永遠爭論不休,如果狗有發(fā)言權(quán),他一定會說,主人,是你沒把我教好,是你沒盡責(zé),我無故地被你們踢來踢去,成為輿論的焦點,不過是你們?nèi)撕腿诵袨榈臒o限放大,那些自私的,蠻橫的,暴戾的,統(tǒng)統(tǒng)與我何干?我不過是人的倒影,映射出人的樣子和狀態(tài),我的行為都是人身上學(xué)習(xí)而得。狗的眾生相即人的眾生相。
人從來沒過問狗到底要什么,怎么做才是愛狗。到處林立,并琳瑯滿目的寵物店用品,僅僅說明我們擺脫了貧窮,卻沒有擺脫貧窮的思維;因為愛不是補償,不是穿金戴銀,不是不是給予看得見的物,不是填飽貪婪的胃,不是溺愛放任。西爾維得(Calvin Seerveld)說: 裝飾是人類的標(biāo)記。海貝和歐鈴蘭不需要裝飾,而替從不赤裸的動物穿衣,那只是裝模作樣。衣服是神賜給人的禮物。一直深惡痛絕給狗狗穿衣的人,給狗狗穿衣服明顯是為了滿足人的虛榮心和虛假的愛心!自以為愛狗,其實是以愛之名在施加殘害。
狗狗其實本身有自身的恒溫能力,這是上帝賦予他們的獨特能力,隨著季節(jié)、溫度變化會自動調(diào)整身體,但長期穿衣服可能會讓狗狗無法調(diào)節(jié)恒溫能力,使抵抗力下降,引發(fā)疾病。身體的疾病就是皮膚病,心理的疾病就是脾氣暴躁愛亂撕咬東西等。總之,給狗狗穿衣就是裝,裝模作樣的裝。裝著愛狗狗,裝著有愛心。無知再加上裝,禍害無窮。
人類因知道自己無知而進步,遺憾的,有些人并不認為自己有多無知,例如給狗穿鞋戴帽,無度地讓狗吃吃喝喝,或暴飲暴食,或只吃不動,或有閑暇就去遛狗,無暇照顧就一天也不見狗一面。我們鄰家的狗,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主人常常一大早出門,晚上10點多才回到家,狗的凄厲哀嚎,真真叫人不忍。外子說,人什么都要,卻什么都顧不上。如果有一天狗因興奮或泄憤而出來傷人,這筆賬,算誰頭上?人還是狗?
我們所在的小區(qū)有無數(shù)的狗。有一個叫“黑寶”的拉布拉多,體積超大,身體過胖,連跑的力氣都沒有。還有一只叫“丫頭”的薩摩耶,那升調(diào)叫起來高亢又持久,主人卻不舍得管教她。另外,有一只叫“小白”的松獅,主人為求財,朝向按風(fēng)水師的要求,把他置放在大太陽底下,生死僅存霎那間。另外,有一只叫泰森的金毛,上街從來不系繩,無論紅燈綠燈,主人任其奔跑往來,置危險于不顧。還有,一只叫“Jimmy”的邊牧,不茍言笑,15歲的老姑娘,從來不愿讓任何一只狗靠近她。還有一只讓人無比討厭的貴賓,叫起來像快斷了氣一樣,十條街都能聽到她在罵人(罵狗?)
人們養(yǎng)的狗千奇百怪,目的和動機不一而足。
小區(qū)以外,地上滿是狗的大便和污物,任由路人踩踏,狗主也不愿順手收拾干凈,平添了很多人對狗的仇恨,環(huán)衛(wèi)工更是。我叫不出那些隨地大小便的狗名,但是,他們都有主人。
我從人們養(yǎng)的狗身上看到了主人的身影。人,才是一切事因的禍端。
有人說,當(dāng)我越與人打交道,我就越喜歡狗。對人,常常要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要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唯獨跟狗相處,狗最忠誠可靠,作為不離不棄的伙伴,他讓人心滿而意足,他的世界簡單到不設(shè)防線,從不計前嫌,隨時敞開懷抱迎接主人,他的世界里只有我一個,我成了他的全部。
我從小所受的功利教育里,最缺乏并遺憾之事,是學(xué)習(xí)去愛和實踐愛。愛上一只狗,如同愛上一個人:責(zé)任和守護,溫柔與憐憫,節(jié)制與忍耐,何嘗不該放下自我中心?在自我認知的過程里,在參與他成長的同時,我不是推翻固有的成見和無知,然后再調(diào)整再重塑,這樣不斷地往前行?從一只狗,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對狗合理的教養(yǎng),看到一只狗教會了我的事。
電影“流浪貓鮑伯”說的是一只貓拯救了一個人的故事,根據(jù)真人真事拍攝。家庭的破裂令詹姆斯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開始自暴自棄,他染上了毒癮,身無分文,成為了一名流連在街頭的賣藝者。某日,一只流浪貓闖進了詹姆斯的家,詹姆斯收養(yǎng)了它,給它取名鮑勃,當(dāng)詹姆斯離開家走上街頭賣藝的時候,鮑勃跟在他的身邊寸步不離。很快,這一人一貓的組合便吸引了過路人的注意,詹姆斯的經(jīng)濟狀況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詹姆斯并收獲了一份真愛,他重新燃起了對愛的渴望,對生的追求……
實際上,現(xiàn)實中狗拯救人的故事也不少,拍成感人肺腑的電影作品也為數(shù)不少。
如果我們相信它不是一個神話,這些故事應(yīng)該在我們周遭真實地上演。不過我們得先放下手中的武器(開頭說的那一位壯漢)和拆掉心里的圍墻,人和狗的和諧相處景象,再也不是夢。
注:文中圖片就是我們家犟驢,有幾張是他小時候的照片。更過關(guān)于犟驢的閱讀,請鏈接http://www.lxweimin.com/writer#/notebooks/29381135/notes/336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