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持基業長青的秘訣
每家企業成立之初,企業家都憧憬著企業美好的未來;從經營那天開始,企業每天都在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企業越做越大,甚至上市了,卻逐漸迷失了方向。如何讓基業長青,是很多企業,特別是許多家族企業家們心中的一個迷。
法國愛馬仕、德國博世,意大利古馳,丹麥樂高,瑞典宜家,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些企業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家里廚具是博世的,鞋柜一打開都是Clarks,好友的包是古馳的,朋友最向往的車是法拉利,兒子最愛玩的是樂高的玩具,誰家里沒個宜家的家具?是什么原因讓歐洲這些家族企業生命力如此旺盛,究竟是靠什么成為傳承歐洲百年家族企業的力量?今天聽了浩然老師的《企業文化與基業長青》之后,對于心中的這個疑問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這個時代,信息不再稀缺、創新不斷涌現、潮流瞬息萬變,消費者只需要搜索引擎就可以啟動或者拋棄一個市場,越來越多的事實正在表明,商業領域的常青藤企業正在變得舉步維艱。在這個唯一不變就是變的時代,企業如何能保持基業長青?企業靠什么才能走向未來?唯一答案就是要“順應天道,得合人心”。這也是企業文化的靈魂,是企業保持基業長青的秘訣。在《基業長青》這本書里提到,擁有核心理念,是高瞻遠矚公司歷史發展中的首要因素。高瞻遠矚公司主要為理念所驅動,而不純粹為利潤目標所驅動。這里講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企業的價值理念。因此企業必須樹立起自身的價值理念,并且這種理念能夠引導一個企業去順應天道。
二、什么才是優秀的企業文化
什么是企業文化?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拉里-佩奇是GOOGL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2002年5月一個周五的下午,他對詞條搜索的結果很不滿意,而那時谷歌還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初創公司。拉里把自己不喜歡的搜索結果打印出來,把存在問題的廣告特意做了標記,又將打印出來的文件貼在臺球桌旁廚房隔壁的公告板上。他在紙上端用大寫字母寫了“這些廣告糟透了”幾個字,然后便回家了。第二周的周一清晨5點零5分,一位名叫杰夫-迪安的搜索引擎工程師寄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在信中詳盡地分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提供了一份解決方案,并給出了利用周末時間編寫出的解決方案模型以及超鏈接,還附加了測試結果。這件事最重要的細節是什么?廣告根本就不屬于杰夫團隊的管理范疇。他只是碰巧在那個周五的下午來到辦公室,看到了拉里的留言而已。因為他們明白,既然谷歌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使用并從中受益”,那么糟糕的廣告就自然是個問題了。因此,即使犧牲周末時間他們也決定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并不是谷歌文化將這個團隊在短短的周末變身拯救公司的“忍者”,而是一開始谷歌文化就吸引了這五個“忍者”加入公司。
所以,什么才是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是順應天道,得合人心的文化才是,才能讓每位員工處于Flow狀態,否則就會貌合神離,員工的行為與企業的文化不在一個頻道上。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作為核心要件。應該把利潤之上的追求作為公司的歷史使命,但凡經營優秀、基業長青的企業對自身都有更多超出利潤的需求。例如迪斯尼公司的使命是:使人們過得更快樂;寶潔公司的理念是:讓我們生活得更好。惠普的使命:為人類的幸福和發展做出技術貢獻。當普世價值成為企業的經營理念時,它將為世人所認可和尊重。
三、優秀的企業文化如何塑造
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在成立之初就認真考慮。因為企業文化一旦形成,想要改變決非易事。企業成立之初發容易受“自我選擇傾向”的影響,也就是說,與企業秉持相似理念的人會被吸引過來,而與企業理念相左的人則不會。多數企業都沒能重視這一點,它們往往在成功之后才意識到記錄企業文化的必要性,因此這項任務往往就落到了人力資源或公共關系部門肩上。這些部門的人員大多不屬于企業的創始團隊,不能闡述出企業最為重視什么以及企業成員最為關注什么。正如通用電氣前首席執行官杰克-韋爾奇在《贏》一書中寫道的:“如果你不能時常傳達你的目標,不能通過獎勵鞏固你的目標,那么,你的愿景還不如打印愿景的紙更有價值。”
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以人為本。選擇足夠優秀的人,并給足激勵,通過精兵簡政,“1245原則”(一個人,拿兩個人的工資,干四個人的活,獲得五倍的成長)等方法實現人力資本的撬動。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遠離經營私心,動機至善。稻盛和夫敬天愛人,企業所以能基業長青,創造了領導三家全500百強企業的神話。優秀的企業文化需要道術結合。明確自己的戰略方向,樹立企業價值觀。大道至簡,才能掌握心法。術是手法,追求起來永遠止境,企業要不斷整合創新,博采眾長,探索和積累實用的策略,積淀適合自己的經驗。“正心、明道、取勢、優術”,企業方能實現持續、高效經營。
三、幾點啟示
1、認識企業文化對職業的重要性。我們在考慮一份工作時,許多人首先關注的是職位、薪酬、公司過往業績、發展空間等,往往把企業文化放在很后面位置,或者直接忽略掉。其實,恰恰相反,企業文化應該放在首要位置加以考慮,它直接決定你是否能融入到這個團隊,真正把工作當成一份事業來做。
2、經營好自己的人生方程式。稻盛和夫提到人生結果=思考方式*努力*能力。思考方式是人生的態度和價值觀,類似于個人文化,思考方式的賦值是-100到+100,改變思維方式,以積極的心態和樂觀的狀態去積極面對,人生將發生180度的轉變,因此,選擇什么樣的價值觀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把工作當作修行,衡量自己的能力用“將來進行時”,鍥而不舍干到底,用這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結果只能是成功。
3、對組織和團隊的思考:如何帶領團隊成員一起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實現Flow狀態,只有自己做一個有理想、有溫度的企業文化傳承者,才能點燃自己,照亮更多的前行者。
基業長青,不僅關乎一種經營哲學,更關乎企業家的人生理念與態度。把目光放長遠點,讓員工有家的感覺,從而快樂工作,真心地付出,才會給企業更強的動力。實現企業基業長青,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實踐起來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