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李維同班的日子不過一年多,高二上學期我們開始分文理班,我選了文科,李維選了理科。我們的教室相隔一個樓層,平日里見面的機會并不多。分班之后,我們的筆友關系也中斷了,我將一起合寫的筆記本送給了李維。
分班后不久我談了男朋友。因為怕男友吃醋,我跟李維不敢有過度深入的交情。在高中生涯的后半段,我跟李維幾乎沒有聯系。直到高三那年,李維學會上網,我們才在QQ上互加好友,偶爾聊聊天。我們還是以“晴哥”和“雪兒”相稱,像是默契地延續我們的筆友關系。
高三畢業那年的暑假,有一天晚上李維在網上找我聊天。那天他可能喝了一點酒,思緒有點不受控制。他說他喜歡我很長時間了,他也感謝我在高一跟他成為筆友,我的這個決定很可能救了他一命。他說他在高中的前兩年過得很壓抑,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癥,但因為我的出現,讓他感覺生活還有希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第二天我約李維回到老家小鎮,我們坐在江邊閑聊,我們都刻意回避著談到感情問題。也許一覺醒來,李維已經后悔跟我說了太多。
斜陽向晚,江風輕送,我們沉默不語,靜靜感受著天地的寧靜。我偷偷看了李維一眼,他的目光盯著遠處粼粼波光,流露出輕快從容的笑意。
那一刻的李維像極我記憶中那個內斂的孩子,他的心思常常飛翔在鄉村的天地間,從陽光、清風、雨露中聽見詩頌和樂曲。似乎這些年過去,他只是外表和談吐有所改變,那瘦削身體里面的靈魂依然純真明亮。
“李維,我跟男朋友在幾天前分手了。”我打破了沉默,“這次分手的結果挺糟糕的,大概我們之后都不能再當朋友了。”
李維驚愕地望著我,眼神幾番閃爍,他的嘴唇輕輕動了幾下,似乎想不出安慰我的話,只得又把嘴巴閉上。李維大概一輩子都是個孩子,對他來說也許情感關系算是一個過于復雜的問題,像他這樣的人在感情中會很容易受傷吧。
“李維,我們來一個約定吧。以后不管怎樣,我們都不要發展成情侶關系,要不然以后你失戀了就再也沒有人安慰你了。”其時,我和李維甚至還算不上好朋友,也許我們之間更像是筆友。我不知道我們以后會不會走到那一步,但以當時的感覺來看,我們保持純粹的關系也許能走得更長久。
李維望著江水靜靜地發呆。我能感受到他內心中的失落,大概一個幻夢還沒有看清之前就過早地破滅。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但我只覺得這樣對大家都好。
良久,李維輕聲問我:“以后如果你有了新的男朋友,我還可以偶爾找你出來聊天嗎?”
“那當然可以。”
他輕輕吁出一口氣,像是負擔全無,竟然心滿意足地笑了起來。一陣風猛地吹來,我們內心的郁結像蒲公英一樣乘風而去,頓覺心情舒暢。
李維輕聲唱著歌,我認出是張學友的《祝福》。我的記憶被猛地拉回小學六年級,有一段時間我喜歡這首歌,常常不自覺就輕哼。我記得有一次李維轉過身認真地問我唱著什么歌。我把歌曲的名字告訴他,第二天還把磁帶借給他。也許他就是從那個時候學會了這一首歌。
我又有一種錯覺,我和李維從未分開過,三年的時光就是一場夢。此刻的我們還是小學生,放學之后相約一起來到江邊靜坐。我們小學旁邊就有一條大江,以前孩子們在放學后常常在江邊的涼亭中寫作業,男生和女生各占一邊。那時我偶爾抬頭,會發現李維正匆匆把目光移去,不知道他之前是否在偷偷打量著我。
按照李維的說法,在五六年級的時候他就開始喜歡我。當時我感受到的熾熱關注大概就是來自他深藏情意的目光。那時候的情感真美好,互相喜歡卻又不敢表露心跡,情感在心底發酵,醞釀著醉人的芬芳。
此刻的陽光和晚風打開了一扇時空大門,我和李維都回到了幾年前的夏日黃昏。只可惜啊,我們的心扉半遮半掩,少年的情意,少女的幻夢,被一河相隔,默默相望。
聽著李維的歌聲我突然流出眼淚,不知何故。我靜靜靠著他的肩膀相依而坐,輕閉著眼睛,任由晚風吹得臉上的淚痕一片清涼。
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喜歡靜靜靠著李維的肩膀坐著。他的心里有一團溫暖的光,在往后的時光里一次又一次撫慰我受傷的心。比朋友深一點,比情人淺一點,我們長久處于這樣微妙的關系中。
我和李維的大學在同一個城市,大學四年里我們不時見個面。有時我會叫他陪我去看演唱會,有時拉著他到某個咖啡館喝著飲品坐上半天。在天氣晴朗的秋季,我會讓他帶路,在他們美如詩畫的校園里閑逛一整天。
在手機短信盛行的年月里,我偶爾收到李維發給我的短信,有時會告訴我他去哪里玩,有時告訴我他突然想到的一些有趣點子。偶爾心血來潮,他會在月夜登上宿舍的天臺,一邊喝著啤酒,一邊深情歌唱。要是興致到了,他會打電話給我,在電話里唱歌給我聽。
他還是以我熟悉的樣子過活,像一個古代的吟游詩人。對于后來他走上小說創作的路,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以李維的個性,我預感他早晚會走上這樣的路,他需要一種藝術方式表達內心豐富的感受。
大學二年級,李維遇到暗戀的對象。他把暗戀對方的日常點滴當成故事寫下來。我看過這篇作品,故事里面的女主角是一個長發飛揚的女生。這次寫作上的嘗試讓李維感受到又一種新奇的體驗,后來李維跟我說,除了愛情,那是他遇到過最美好的感覺。
李維開始對創作上癮,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又抽空寫了好幾部短中篇。身為他的“紅顏知己”,我看過一部分作品。他的作品風格像是高中隨筆換了題材的延續,想象力豐富,也能傳達出浪漫唯美的感受,只是文筆依然稚嫩。似乎李維的文筆像他的內心一樣,固執地拒絕成長。
朋友曾戲笑我跟李維肯定是情定三生,要不然我們之間不會有這樣緊密的緣分牽引。小學、高中、大學我們都共在一城,就連工作之后,我們兜兜轉轉又相遇在同一座城市。畢業之后,我跟大學時結識的男友分隔兩地,感情慢慢變淡——似乎我逃不過畢業季分手的“詛咒”,高中和大學都這樣。
李維在畢業之前已經找到一份在深圳當程序員的工作。父母為我找了一份安穩的工作,待遇不錯,但過于安逸,也沒有什么挑戰和成長空間。這種一眼就可以看到老的生活并不適合我,內心深處我始終相信自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我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
畢業一年半后,我有點厭倦在老家的生活,經過大學同學的介紹,我到深圳找了一份圖書編輯的工作。待工作穩定下來,我很自然地找李維相聚。當時李維正經歷初入職場的第一次失戀,他追求的女同事跟他的頂頭上司在一起。他深受打擊,對人和人之間的信任,以及對愛情的忠貞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這樣的結果印證了我當初的預想,李維的內心依舊像孩子一樣,無法應對復雜的成人世界。那段時間他的情緒狀態不太穩定,我擔心他一個人呆著會想不開,于是每到了周末我都約李維出來玩。有時去看電影,有時去爬山,有時在商場里漫無目的地閑逛,我們之間從未如此接近。
深圳是一個快節奏的城市,我喜歡這個城市的氛圍,它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而我就是一個披荊斬棘的戰士。因為過人的頭腦,還有極佳的人緣,我在新工作中如漁得水,事業上開展得很順利。只不過,待繁忙緊張的工作停卻下來,我會感到無來理的疲勞和失落,我感覺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一點東西,但我說不清那是什么。
初春的一天,我百無聊賴地在辦工室加班,某個時候聽見一串笑聲在不遠處響起。同事黎春曉的男朋友來接她下班,送給她一大束鮮紅的玫瑰花。這樣的驚喜讓她禁不住驚呼,在同事們的起哄中,她臉頰羞紅,一臉幸福的甜笑。
那一刻我心里泛起強烈的失落,我突然明白到自己生活中缺少了什么。接著我發現一個讓我震驚的事實,我竟然第一時間想到了李維,而不是我的大學男友。原來在不知不覺中,那個呆頭呆腦的家伙已經爬到我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我和大學男友一直沒有說分手,似乎大家都不忍心把話說得太決絕,都期待著某一天我們的感情會突然死灰復燃。但其實我們只是不肯面對現實罷了,越是往后拖著,這樣的一天越是不可能來臨。那天我失眠了一夜,不斷將李維和大學男友進行對比,我發現他們兩人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光如此,當我把高中男友跟李維對比,我發現他們之間同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終于明白,原來我一直沒有放下當初的少年,我一直在兜兜轉轉尋找他的影子。
第二天我請了假,買了車票趕到前男友所在的小城。當我跟他面對面坐著相談,我發現自己終于放下眼前的這個人,我們的感情早已終結。我們都坦然自己的情感,對方已經不能讓自己心動,感謝過往一程的相伴。這一次見面并沒有傷感,氣氛輕松而愉快。我知道我們會徹底分開,在往后的日子里不再聯系。
在分別的那一刻,我看見一個長相乖巧的姑娘走到他身邊牽著他的手。看起來那是他的現任女友,那個姑娘遠遠地對我點頭微笑,我也笑著還禮。我并不難過,更沒有被暗中背叛的感覺,我真的能誠心祝福他們幸福快樂。我抬起頭,看見漫天星光,也聽見幸福在對我呼喚。
回來后,我約李維在紅樹林公園見面。那個黃昏像極了高三暑假的那個水汽彌漫的傍晚,一種似曾相識的情感在心底涌動。我們在斜陽余暉中深情擁吻。相戀兩年后,我們結婚了。
《穿過沙漠便是天堂》 第48章
作者簡介:一鳴,小說作者,寫作教練,愿我能為你帶來感動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