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家里多了一塊耕地,但是徐勝利不再下田耕種了,一天到晚什么事也不干,就愛抽煙,要不就是對家里人發脾氣,兒媳婦海珍好心勸他幾句別抽那么多煙對身體不好,也被他罵了回去,一言不合就瞎嚷嚷,“家偉可是徐家最有出息的啊,我最好的兒子啊,那么大好的一個人,怎么說沒就沒了呢。”這話成為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了。
這話讓他大兒子徐家茂聽得怪不是滋味,可誰叫自己沒什么本事,這么多年來做會種田,一天到頭忙個不停,到頭來沒賺到幾個錢,也不像自己弟弟一樣有學識,有能力,給自己家建大房子,又會哄著自己爸媽,也難怪自己父母會偏心。自己就是個種田的命,那就繼續種下去了。
所謂的劫,就是在劫難逃。也不知是該怨天怨地,還是自身命運的使然。
徐安憶在經歷了失明,父母雙亡,外婆中風臥病在床,接二連三的禍事光臨,叫這個只有9歲的女孩真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她還有妹妹,徐安琪選擇了站起來,她不能倒,她必須變得強大,她要時刻保護姐姐,這輩子都要保護著她。
“姐姐,不管以后怎樣,我這輩子都不會離開你,我要時刻保護你。”這是徐安琪對姐姐的承諾。
“傻孩子,你是女孩子,長大了是要結婚嫁人的,就跟我們媽媽一樣,那個時候你就要跟其他人一起生活了。”徐安憶是這樣跟妹妹說的。
“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跟你在一起……”
“好啦好啦,今天上課你都學了什么,你再給我念一首詩歌吧。”
“好咧,今天給你念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哦,李白的詩我喜歡,這個孟浩然,呵呵,我們班不就是有一個孟浩然嗎?”
“是啊,你都不知道今天念著詩多搞笑,班上同學一念到孟浩然,就全部眼睛看向孟浩然了,哈哈……”
就這樣徐安憶兩姐妹就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中風過后的外婆已經起不來了,常年臥在床上,只能偶爾說幾句話也顯得很困難。
她們都沒有再回過徐上村老家,也沒有人會去提起這個地方。徐安憶漸漸接受了自己再也看不到東西的事實,她在妹妹徐安琪的鼓勵和幫助下,慢慢重現了臉上的笑容。
徐上村的家里人每每想到市里去看看孫女,總感覺步伐有千斤重跨不起來,是這樣的一份陰影在作祟,深知自己孫女是在老家出的事,感覺愧對孩子,也便沒臉面看到孩子。后面隨著徐勝利和他媳婦年齡越來越大,行動也不怎么方便了,去市里看孩子這樣的念想也慢慢沒了。
原本是相親的一家人,因為一場意外,一個悲劇的發生,導致往后只能是個悲劇的收場。親情,再也回不去了,不是嗎?
“凌教授,您放心吧,我們學校的辦學宗旨是讓視力殘疾的兒童少年、青年可以得到全面的德、智、體發展,能和明眼人一樣獨立參與社會生活和社會勞動。在這里,我們將會為您外孫女提供最好的教育。”徐安憶跟著外公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她不知道這里哪里,不過她聽出來說話的人是這里的校長,原來這是外公給她找的學校。
外公問徐安憶喜不喜歡這里,徐安憶點點頭。
這里的老師同學都很好,對初來報道的她很照顧,只是她想到她以后都不能跟妹妹一起手拉手去學校同讀一個班級,多少還是有點失望。
黑板上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八個大字,只是徐安憶無法看見。
“我們盲人雖然看不見這個世界,但是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盲文,我們一樣可以考上大學,當數學家,當科學家……”徐安憶聽著班主任對同學們的鼓勵,每一節課都非常用心在學習,她本來就天資聰穎,不用幾個月她就懂得在盲人紙上自己創作詩歌,通過手摸點字來閱讀書籍。她對自己的人生再次抱有熱情。
未完待續,用自己的心,寫自己的字,為夢想不怠,堅持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