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我所在的廣州又迎來了燒烤和蒸鍋模式,每天都熱的大汗淋漓,經常需要補充大量水分,解渴消暑。
成人體內,60~70%都是水。水是體液和血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參與著人體器官、細胞的修復更新、呼吸和消化的新陳代謝。除此之外,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載體運輸功能,可以把氧氣、維生素、葡萄糖、激素等送到到全身需要的地方;把尿素、尿酸等代謝廢物運往腎臟,隨尿液排出體外。
體內失水10%就威脅健康,如失水20%就會危及生命,所以腹瀉嚴重的病人都要及時補充體液,防止脫水。
平時我們所說的渴,分為體渴和口渴,一般都是先有體渴,然后通過口渴表現出來。體渴是身體細胞已經開始缺水了,如果體渴得不到緩解,身體水分持續缺少,人體內的氧氣、葡萄糖、維生素、鈉、鉀也會缺少,人就會變得疲倦、無力,沒有精神、心情煩躁、甚至加速衰老。
人體有很多自我保護和調節的機制,口渴就是其中之一。當我們身體中的水分減少時,會通過“渴”這個感覺提示你:該補充水分了。
夏天天氣炎熱,出汗又多,喝些什么水既可以解口渴又解體渴呢?
烏梅糖鈉水——夏日補充體力最快的水
材料:
烏梅3顆,紅糖25克,食用鹽2克,水2.5升。
做法:
1、把烏梅放入清水中冼凈;
2、在砂鍋或者不銹鋼鍋(忌用鐵鍋)中加入清水,把洗好的烏梅放入鍋中,先用大火燒開,再改用小火煮30分鐘,往鍋中加入冰糖和鹽;
3、蓋上鍋蓋,待冰糖、鹽溶化后,就可以關火了;
4、關火后還可以再加入一小把干桂花,讓濃郁的桂花香氣溶入其中,讓味道變得更好。
5、煮好的烏梅糖鹽水涼涼,倒入杯中,可做為夏日家庭常備的飲料,也可隨身攜帶,方便解渴消暑。
烏梅,是由半黃的青梅經熏制而成,一般藥店里都有賣。烏梅味酸,能生津,我們都有這個經驗,一想到特別酸的食物嘴里都會分泌唾液,這就是酸味能生津液的表現。《神農本草經》上說,烏梅能除熱煩滿,安心,止瀉,烏梅也是消暑常喝的酸梅湯的主要原料。
夏天出汗多,體內流失最多的物質就是鈉,鈉缺少會引起體內鈉鉀平衡紊亂,易中暑、嚴重的會影響心肌細胞功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夏日飲水中需要適量補充一些鈉。同時因為體內缺水,細胞也缺少足夠的葡萄糖維持身體各器官工作,造成的頭昏沉、身體無力,嚴重的會導致低血糖和昏迷,都需要及時快速的補充糖分,糖分不用多,重在補得及時。選紅糖的主要原因是烏梅性涼,用溫性的紅糖中和,以免寒太涼傷了脾胃。盡管這款茶用紅糖做了調和,但如果平時胃寒嚴重的人還是建議去掉烏梅,用洛神花代替。
還有一種情況,有些人口渴,喝了很多后水肚里漲得難受,但口里還是渴。這是因為喝下的水未充分足量地進人細胞,沒有解決體渴,所以仍會感覺口渴。這種情況如果用烏梅糖鈉水也沒能解決的話,很可能是由于身體脾胃寒濕比較重,使水在身體里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到達不了缺水的地方。寒濕重的人,舌苔白厚,舌兩側有齒痕,身體易浮腫。這種情況要先去寒濕,水才能補的進去。
去寒濕的方法比較推薦艾灸,艾灸中脘、神闕、命門,每個穴位10~20分鐘。如果不方便艾灸的話,可以使用艾絨腰腹帶,這幾個穴位都能覆蓋到。但要注意:使用艾灸或者艾絨腰腹帶時,都不要觸碰涼水,吃、喝涼的東西。要等艾灸、佩戴結束1個小時后才行。
好啦,今天先說到這里,我要去喝烏梅糖鈉水了。祝大家都能度過一個元氣滿滿的夏天~